杜甫詩三首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辭:“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課文分析】
《石壕吏》是一首傳誦很廣的敘事詩。詩歌很短,但承載的分量很重。詩人截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通過“安史之亂”時期一個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的詛咒和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的同情。
詩歌的主要內容是老婦對全家遭遇的控訴。“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在對比中表現了官吏的兇狠與婦人的無奈;“天明登前程,獨與老翁別”,令讀者回味無窮,一個家庭最終的遭遇與結局可想而知。統治集團的爭權奪利給人民帶來什么?是妻離子散,是家破人亡,是無盡的眼淚,是永遠的傷痕。
【朗讀課文】
【討論問題】(根據學生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登岳陽樓》頷聯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逼真地繪畫出洞庭湖水勢浩渺無邊的宏麗畫面。
2.《登高》中的“無邊”、“不盡”兩詞傳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傳達了詩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悲愴之情。
3.秋天本身并無悲喜之分。杜甫的《登高》為什么用“悲”字寫秋?
詩人目睹蒼涼的秋景,觸景生情,聯想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所以生發無限悲愁的情緒。
4. 《石壕吏》“有吏夜捉人”中,“捉”有什么表達作用?
“捉”寄寓了批判之意。不是招兵征兵,而是捉人;不是白天光明正大地找人,而是趁夜深人睡之時搞突然襲擊,可見戰亂給普通民眾帶了的無窮苦難。
5. “夜久語聲絕”四句,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反映了人民不堪忍受的巨大災難,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敗。
6. 請舉例說明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特色。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在對比中表現了官吏的兇狠與婦人的無奈,蘊涵作者對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的同情。
“天明登前程,獨與老翁別”,令讀者回味無窮,一個家庭最終的遭遇與結局可想而知,這里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的詛咒。
7. 請舉例說明杜甫詩歌寓主觀于客觀的特色。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四句,將寫景與抒情完美結合,通過與悲情相一致的“悲景”來表達詩人心中的情感,抒發詩人長久以來積郁于心的羈旅之愁與孤獨之感。
【拓展學習】
1. 簡單介紹《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2. 朗讀“三吏三別”,感悟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課外預習】
1. 讀一遍《白居易詩兩首》,掃除文字障礙。
2. 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