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
翻譯:蛟有時浮上水面有時沉入水中,游了幾十里,周處同蛟一起(浮沉游動)。
原文:經三日三夜,鄉里皆為已死,更相慶。
翻譯:經過三天三夜,鄉里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互相慶賀。
原文: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吳尋二陸。
翻譯:(周處)竟殺死蛟游出河水,(他)聽說鄉人慶賀(自己死了),才知道(自己)被大家(當作)禍害,有了悔改的意愿。于是到吳郡尋訪陸機、陸云。
要點:“竟殺蛟而出”:其中的“而”是順接連詞,先“殺”后“出”。
原文: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翻譯:陸機不在,只見到陸云,把(自己的)事情詳盡地告訴(他),并表示自己想改正錯誤可是年紀太大,最終不會有成果了。
要點:“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其中的“而”是轉折連詞,可是,但是。
原文: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耶?”
翻譯:陸云說:“古人重視‘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你的前途還很好。再說一個人怕不立志,擔心什么好名聲不能傳揚呢?”
要點:“人患志之不立” :其中的“之”是結構助詞,使前后的“志”和“不立”都不能獨立作句子成分(俗稱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原文: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翻譯:周處從此改過自勉,最終成了一個忠臣。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情況,選擇若干)
1. 周處“為鄉里所患”的原因是什么?(用課文中的詞語回答)
㈠兇強俠氣。 ㈡暴犯百姓。
2. “或說處殺虎斬蛟”、“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三句中,哪些詞都有“說話”的意思?它們的具體含義又有什么差別?
“說”,有勸說之意;
“告”,有告訴、訴說之意;
“云”,就是說,有用話表示之意。
3. 清河的話有哪兩層含義?
㈠人貴聞道,不在于年齡大小。
㈡聞道后貴立志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有成就。
4. 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
早年“兇強俠氣”、“暴犯百姓”,后來知錯就改,自新成才。
5. 學習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課外預習】
1. 讀一遍《社戲》,掃除文字障礙。
2. 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學習寄語】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己——
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
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