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背影》教學案例
【教學設計】
1、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散文,其語言質樸,飽含真情。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采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首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閱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中,以“情”為切入口,采用朗讀教法,要求學生在誦讀中體味出文章中所蘊含的父子深情──父親愛兒子,兒子理解懷念父親。
2、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圈點批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多媒體課件。
3、在學生感悟文章真情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品味生活,感悟親情,這樣,便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題,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感悟親情的生活習慣,激發學生寬容仁愛、勤奮學習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先讓我們來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父親》。
(屏幕顯示《咱爸咱媽》的主題曲《父親》的畫面。)
師: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我們一天天地長大,但是,父母卻一天天的老去,同學們,你是否注意到:皺紋正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額頭;銀發也在不經意間從父母頭上冒了出來;他們的腰身已變得不再挺拔……有人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可當我們面對著蒼老而可敬的父親時,他的眼神、他的手勢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著他對我們的愛,我們也不由得而升騰起一種尊重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普通的父親,認識父親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濃濃的父子親情。
二、作者介紹
師: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背影》的作者。
(屏幕顯示作者照片、簡介及為朱自清題詞的圖片,同學讀。)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著名的散文作家。曾在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時為他題詞。這是對朱自清一生的學識品格和人生追求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毛澤東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三、默讀課文,質疑探究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屏幕顯示問題組)
1、本文四次出現“背影”,請找出相關句子,并說說他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