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一”教學模式《傷仲永》教學設計
三 探究交流:
(一)初讀交流:
1、給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交流后明確:
隸(lì) 扳(pān) 謁(yè)
泯(mǐn) 稱(chèn) 卒(zú)
2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下面答案以備交流后參考)
① 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③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④自是|指物作詩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⑥余聞之也|久
(二) 再讀交流:
1學生提出難以翻譯的字詞或句子討論。
2小組展示翻譯,一組推薦一人譯講一段,其他成員進行補充、評價。教師根據情況就翻譯不準確的句子進行點撥!
3解難釋疑,重點翻譯文章第三段
交流后明確:
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三)三讀文交流:
1、課文寫了方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有哪幾個階段?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年作詩的非凡天賦。如:“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
第二階段,寫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稱前時之聞”!
第三階段,寫方仲永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泯然眾人矣”!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其受于人者不至”!
3、你從作者最后一段的議論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時機,努力學習!
(四)齊讀全文,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附板書:
傷仲永 王安石
神童(指物作詩立就)→普通人(泯然眾人)
(不使學 )
↓
學習和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
四合一”教學模式 傷仲永(學案)
教學過程:
a固本題:
一 解釋帶“——”的字。
(1)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