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用:這種氣氛渲染,主要突出遭白匪破壞后的蕭條冷落,也寄托對烈士的哀思。
(2)欣欣向榮,充滿生機:“陡坡外高聳著挺拔的青松”“谷地里滿鋪著如茵的嫩草”“四野里復蘇的大地散發出新春的氣息”“松林輕聲地沙沙作響”“墓地周圍”是“一圈蒼翠的小樹”
作用:展示的是勝利后充滿生機的景象,也暗示了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蘇維埃的新春。)
2、請同學們有感情地來朗讀第七自然段,細細品味保爾的這段傳世名言的深刻含義。
教師給出示例,如“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在“生命”之前用了副詞“最”,可見革命是多么的珍愛。
請同學們再從課文中保爾充滿哲理性的抒情中找出相關語句進行品讀。
(學生自己找,然后回答。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顯而易見,失去了的生命就再也沒有了,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生命,珍惜它的價值。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這兩個修飾語,表現出一種毫不含糊,不折不扣的信念。)
3、課文內容比較簡短,主人公保爾在去公墓的路上以及在公墓前內心發生了巨大的漣漪,試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保爾內心活動的句子,體會保爾的心理變化。
(學生找出,并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如:第七自然段,保爾站在烈士墓前的心理描寫,寫出了保爾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讓學生再次朗讀文章第七段,能夠背誦,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們在生活中接觸的都是一些平平凡凡的人,或工人,或農民,或做小生意的人,他們在為生計忙碌,他們似乎也沒有保爾一樣的崇高理想,你們說他們是“虛度年華”和“碌碌無為”的嗎?
(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提問,沒有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七、課堂小結
八、布置作業:
課下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再次感受一下永遠的保爾精神,理解生命的意義。
九、板書設計
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 人生目標
人應該怎樣活著 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