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行動
【學習目標】:
1、教育學生自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宣傳和執行計劃生育和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
2、知道我國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
3、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習慣。
【重、難點】:
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
【課前預習案】:
1、自學課本p94—98,注意自學過程中要邊讀課文,邊用紅筆勾畫基礎知識和自己認為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2、自學完課本內容之后,獨立完成自學問題:
(1)你學到的基本國策有:
(2)計劃生育的目的、要求:
(3)實行計劃生育取得了什么成效?
(4)怎樣落實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這一基本國策的?
(5)實施可持續發展略取得的成就是:
(6)結合課本知識和自己的實際,說一說青少年應怎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課內探究案】:
探究一:
布什的驚訝
布什就任美國總統后來中國訪問,受到鄧小平的接見,布什有一次對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予以質疑。鄧小平思索了一會兒說:我們可以接受你們的意見,但如此一來,中國每年將會多出生至少2300萬人口,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對于中國來說已不勝負擔。你們美國可否增加中國的2300萬移民配額呢?哪怕一半也行。布什當時就被這個建議驚呆了。
1、近似一個幽默,但至少道出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這個問題是什么?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制定的國策是什么?還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是什么?
2、請為解決這一問題寫兩條宣傳標語。
3、我們的行動:作為未成年學生,面對這一國策,你能做些什么?
探究二:
1、提到資源、環境,你會想到那些詞匯?面對流行的“低碳”的生活方式,你準備怎么做?
2、結合本地的環境資源問題,思考當地政府在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探究三:
材料一,閱讀課本97頁姚遠的例子。
材料二,資源也握在你手中
*用口杯節水刷牙,只耗0.5升水,如果龍頭開5分鐘,則費水45升。
*洗菜時用盆接水洗,一頓飯可節省100升水。
*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好紙0.8噸,等于少砍17棵樹。
*換成節電冰箱,每年節電相當于半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從上述材料中你受到什么啟發?作為中學生,能為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做些什么?
【收獲平臺】 依據知識提綱談收獲
【自主訓練】:
選擇題
1、世界一些大城市一些著名建筑都參加了“地球一小時”活動,據預測,全球如果有一億個家庭關燈一小時,就將減少5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國參與這一節能減排活動( )
a能有效遏制我國生態環境的惡化
b能徹底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問題
c是實施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國策的具體體現
d可實現把我國建設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
2、喀納斯湖旅游公路的建設者,當初修路損傷了生物植被,如今覺醒,毅然出巨資4000萬元修復,補償自然。為了給野生動物讓草場,地處新疆阿爾金山的300多牧民遷離了久居的家園。這啟示我們在經濟建設中應該堅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