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教學設計”
有些老師把“教學設計”寫成了教案,二者是有一定聯系,都是關于教學思路的預設,所以容易混淆。但教案與教學設計還有區別:教案是教學設計方案,主要體現怎么設計,教學設計是關于教案的說明,更重要的在于說清楚為什么這么設計。
說教學設計要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對自己所教單元或某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側重點在于說明,站在與同行或專家進行交流的角度介紹自己教學設計、設計依據及達到的效果等,說教學設計站位要高,對象要明,依據要清楚、層次要分明。具體寫法如下:
怎樣“說教學設計”(一)
一、“說教學設計”的目的意義:
1、“說教學設計”是運用課程改革的新思想,設計和呈現課程實施方案的一種特殊認識活動,是說課的嶄新發展。
2、“說教學設計”是以校為本的有效教研活動。它對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各學科教研組教研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為教學實施的科學化奠定基礎。
3、“說教學設計”是備課活動的高級階段。既是對備課活動的全面審視,又是修訂教學方案的在效信息源。
4、“說教學設計”應該作為學校的一項基本教研制度進行管理,有章可遁,且按照教學常規有的放矢。
二、“說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
1、 站在課程高度說教材
(1) 分析教材內容。本節教材的知識線索、問題框架、重點難點、知識與科學、技術、社會的聯系等。
(2) 加工、重組教材。包括對教材中難點的調整、教學內容的增刪、課堂呈現順序的變動。
(3) 補充、拓展教材。既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對有益于教學的課程資源(包括校內、校外的,顯性和隱性的),進行適當地開發和利用。
2、 結合學情說教學目的的設計
學情應包括:
(1) 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知識和能力預備的情況。包括學生的總體水平和學生層次差異兩個方面。
(2)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可能出現的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的障礙及可能提出的問題。
(3) 學習本節內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原有狀況和本節課的發展性意義。
針對學生這三方面的情況,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力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有機地整合教學目標,使教學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
3、結合模式、方法和策略說教學流程的設計
(1) 說清所采用模式的結構、程序,所依據的理論之稱,在教學流程中如何體現。
(2) 說清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具體內容和操作要點。
(3) 說清教學流程的各個環節是什么,側重點在哪幾個環節,各環節之間怎樣銜接,相應的問題設置有哪些,將要分別起怎樣的作用。
(4) 說清教學過程中師生多方、多層互動方式的預設及反饋機制與導引措施。如心理、情感方面的互動、反饋及措施;行為操作方面的互動、反饋及措施;思維參與方面的(如體會、討論、研究、辯論)的互動、反饋及措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