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沖突以及化解沖突小錦囊》體會
愛的沖突以及化解沖突小錦囊》教學體會
我有幸在重慶市第1中學上了一節新課標新理念指導下的七年級思想品德全市觀摩課,從課案的準備到教學的實施,都給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和諸多感受,使我對思想品德課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下面,從教學的基本理念、目標、重難點、整體設計思路、評價五部分對我的--進行說明,以便同行之間商榷。
一、 新課標指導下的本課內容的基本理念
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構建本課的基礎;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的追求;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的基本原則。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宗旨,我在--中努力做到: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調整師生關系;面向全體學生。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愛父母、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2、能力目標:(1)發展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的能力,初步培養與父母之間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2)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能夠負責任地做出正確的選擇;(3)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學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避免或有效化解與父母的沖突。
3、知識目標:了解青春期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掌握一定的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展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的能力,初步培養與父母之間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難點: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能夠負責任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整體--思路
(一)創設情景,興趣導入
導入:(上課前播放歌曲《相親相愛》)這首歌喜歡嗎?知道這首歌叫什么嗎?你最喜歡歌中哪句歌詞?(啟發學生回答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請問大家,你們一回家最期望、最盼望什么?(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熱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人,每個人都希望與家人永遠相親相愛,尤其是生養我們的父母。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本來是十分美好的事情,卻往往不盡人意、事與愿違。有時候,哪怕是一件“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煩惱。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思想品德第三單元“我和父母”中的第二個內容:愛的沖突以及化解沖突小錦囊。
出示課題:愛的沖突以及化解沖突小錦囊
(二)聯系實際,自主探究,獲知明理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完成書上47頁的圖表題。書上八幅漫畫中哪些表現了親子之間的相互關愛,哪些則表現了“愛的沖突”?你們是否有過漫畫中“愛的沖突”的類似經歷?舉例說明。(通過書中幾個生活場景的提示,讓學生圍繞這幾個點由彼及我,層層深入,開發學生更為廣泛的生活空間,了解并歸納出引發沖突的焦點所在。)
師:看來許多同學都有過與父母之間或多或少的沖突體驗。是父母變了,還是自己成熟了,你也許會感到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比從前增添了許多。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當我七歲的時候,我覺得父親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當我十四歲的時候,我覺得父親是最不講理的人;當我二十一歲的時候,我忽然發現父親還是比我聰明。”為什么會在十四歲的時候出現這種現象,父母對我們又是如何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