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我是中學生了》教案
四、教法:探究式學習、活動教學法。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們的新集體
導入新課:生活在線(教材p2)
活動1:說說你的新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說跨進中學大門后的真實感受。
教師:概括為兩種感覺:作為一名中學生既感到很高興,但又感到孤單。怎么消除孤單呢?就需要我們在新的班集體里,結交新的同學,新的朋友。
內容:相識的快樂(教材p3~4)
活動2:交流活動
活動過程:
大家都想認識更多的新同學,同時也想讓更多的同學認識你。現在老師和大家來一個交流活動。請同學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來,在紙的左邊畫上你的自畫像,自畫像可以簡單一點,表現出你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在紙的右邊寫下以下內容:讓咱們盡快熟悉起來。
1、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空白紙和一支筆。(課前要準備好)
2、大家先給自己畫一幅自畫像,注意突出你的特征,能讓大家一看就知道畫的是你。
3、在紙上寫下你的基本信息:姓名、你的生日、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畢業的學校、愛好興趣和你的家庭地址等,
4、收上來,打亂順序,發回給同學們。
5、 你拿到的是誰的自畫像?可以說說嗎?
6、說說我的收獲:
我和 等是同一所小學畢業的;
我和 等是同一個月出生的;
我和 等有著相似的興趣愛好;
我和 等是同一個區(鎮)的 。
認識了集體中的新成員,我的心情是 。
只要我們 ,我們一定會成為新的朋友。
老師小結:相識是容易的,而要成為朋友則需要彼此之間的真誠和心靈的溝通。認識一個人并成為好朋友,快樂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共享,痛苦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分擔,迷惘時就會有人給我們指點,我們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內容:優良班風我們創
出示名人名言,學生集體朗讀。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馬克思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合干涸,一個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最有力量。——雷鋒
教師: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的“海洋”就是集體,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集體,那么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讓我們來認識這樣一個優良的班集體——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宏志班”。
活動3:講故事,談體會。“宏志班”的故事(見教師用書p18~19)
問題:(1)“宏志班”的故事對我們個人和我們班集體建設有何啟示?
(2)說說我們心目中的班集體(要求用三個詞來描繪自己喜愛的班級,并說出理由,活動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良好集體特點的認識。)
或我愛我班
班集體就是我們每位同學的另一個家,過去的班集體有值得回憶的,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你心目中班集體是怎樣的?你將如何建設、美化你的新家?請填寫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