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我是中學生了》教案
過去的班集體 :
未來的班集體 :
我為班集體添光彩:
教師總結:“宏志班”學生的成功是由于該班學生在精神風貌、學習氛圍、同學關系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有志、正直、刻苦、向上”的優良班風。良好的班風能引導全班學生的言行,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優良的班風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活動4:情景體驗
孟杰看到小學時的同班同學大河、孫汶等幾個同學一起升入初一(1)班,很高興。開學后的第一個周六,他撥通了大河家的電話,跟大河分別通知同學到自己家中聚一聚。可誰知,大河在去孟杰家的路上,闖紅燈被一輛行駛的小轎車撞倒,雖沒有傷筋動骨,但身上多處擦傷。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大河,孟杰心里難受死了,……
1.假如你是孟杰,你該怎樣安慰大河?
2.作為昔日的好朋友,又是同班同學,你準備如何讓大河有集體的歸屬感?這對初一(1)班形成優良的班風有何作用?
提示:問題1可從生活上、學習上或從語言上、行動上安慰。
總結:良好的集體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建立。讓我們共同努力,把心目中的班集體變為現實。
布置作業:
為班級集體做一件有益的事,并把這件事記錄下來,再談談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適應學校新生活
內容:打開心扉說變化
活動1:談感受
組織學生圍繞教材p6“中學與小學的差異”(寄宿生班還可以再具體一些),寫下感受并展開討論。
教師總結:進入中學后,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學習任務發生了變化,在新的環境面前,我們面臨新的挑戰。在新的環境、新的挑戰面前,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個陽光少年呢?
內容:做個陽光少年
活動2:談經驗(教材p8)
(1)在過去的日子里,你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這些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見教師用書p6)
(2)照鏡子:人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中成長起來的。舊的困難被克服,又會有新的困難,下面的困難你遇見過嗎?
初中新生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表現
首先,已有的適合小學學習特點的習慣與方法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適應中學學習的要求,因而導致學習上進步不明顯、停滯不前甚至大幅度退步。面對學習內容的增加、教師講課方式的變化,很多同學感到困惑、失意、焦慮,甚至喪失自信心,產生較強的挫折感。
其次,剛入中學,學生心理上還不夠成熟,對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往往帶著理想的色彩看待中學生活,當發現事實與之有差距時,失落感與戀舊情緒便會油然而生。
最后,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一些學生在小學時是所謂的“尖子生”,是老師寵愛、家長夸獎、同學羨慕的對象,榮譽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可是在一個新的集體中,特別是強手很多的時候,“尖子生”對榮譽的需求就不易得到滿足,于是就會產生自卑感。
問題:你身上有沒有上述現象?你準備如何去克服?
教師總結:適應新的環境,不僅需要迎接挑戰的勇氣,還要求每個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做好角色轉換,做好心理上的調整,主動調整生活節奏。這樣才能做一個陽光少年。
活動3:訂計劃
要求:圍繞生活和學習兩個方面制訂一個“做陽光少年計劃”。
范例:我的“陽光少年計劃”
生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