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學設計
課 題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一框題)
版 本
人教版
執教者
恭城縣蓮花初級中學 伍潤梅
解讀
理念
通過創設情境、故事、會話,讓學生進行自我剖析,在理解的基礎上,激發、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能力。
解
讀
教
材
內容標準
知道地球上生命的豐富多彩,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學會關心、呵護其他生命,與其他生命和諧共處。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引導學生珍惜生命,善待生靈,親近自然,愛護環境。
能力目標
在生活、學習中自覺培養、提高關心與呵護生命的意識和能力。
知識目標
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懂得各種生命息息相關,需要相互尊重,相互關愛。
教學資源
一些植物、音像、自身及學生資源
教學重點
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體驗生命的可貴之處。
教學難點
人類為什么要與其他生命和諧相處。
解讀
學生
現在學生,在家倍受親人的呵護,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缺少對周圍生命的關愛,更不懂得珍惜其他生命。
解讀
方法
教學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觀察法、比較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準備
通過報刊、網絡搜集影像及查閱資料并整理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標達成
導
入
大家齊讀古詩《敕勒歌》
提問:
1.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大漠風光?
2.如果沒有詩中描繪的景物,我們的世界將會怎樣?
齊讀古詩,思考并簡要回答老師的提問。
引出課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正
課
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
1.請同學們列舉自己所知道的地球上的生物。
2.請大家觀察課本24頁的兩幅圖片并用詞語形容出來。思考:生命對于世界有何意義?
3.故事《地球看病》
1.同學們說出自己所了解的動植,并展示所收集的圖片。這些生物的存在對地球、人類有何意義。
2.大家各抒己見,談談自己對有生命世界與無生命世界的看法。
3.學生一起思考:地球為什么會“生病”?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1.說明地球上萬物裝扮了我們的世界,使世界充滿生機和無窮的希望。
2.明確有生命的世界是精彩的;無生命的世界是荒涼而孤獨的。我們的地球充滿生機與活力是因為有生命的存在。
3.人類的行為使地球遭受嚴重的破壞。尊重地球,尊重生命,需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正
課
生命需要相互關愛
1.以歌曲《天堂里沒有車來車往》為背景,講述歌曲背后的真實故事。
思考:生命為何需要呵護?
2.在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的同時,給出《另一份“辛德勒”名單》
提問:人類應如何與其他生命相處?
傾聽歌曲,認真思考,并大膽回答老師的問題。
1.生命是頑強,也是脆弱的。我們要關心、呵護、善待生命。
2.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各種生命息息相關。人類要保護地球,保護家園,關愛一切生命。
正
課
理論歸納
提問:這節課你學了哪些內容?
學生自己作總結,教師作適當補充。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需要相互關愛。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了我們的地球,我們應該與其他生命和諧相處,悅納生命,珍愛生命。
結
尾
播放音樂《春之歌》
傾聽歌曲,感受美好的春天與生機無限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