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親子活動4個
宜大不宜小,是說孩子畫的形象應該盡量大一點,因為水粉畫和水彩畫都是用軟筆來涂色的,它們不像硬筆那樣聽話,用過小的畫面和畫過小的形象增加了技巧的難度,使孩子放不開手腳去畫,這就失去了畫水粉畫和水彩畫的意義。
宜艷不宜灰,是說雖然水粉畫和水彩畫都可以用顏料調配出許許多多的顏色。但是,如果幼兒使用它們,最好還是盡量讓孩子使用原有的顏色,即讓孩子不經調色,直接使用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料畫畫。這樣的顏色比較鮮艷,比較容易滿足幼兒的視覺要求。而且,不調色或少調色也減輕了畫畫的難度,使之更適于幼兒去運用。
宜滿不宜空,是說幼兒畫水粉畫或水彩畫不論畫面多大,都應該鼓勵孩子用顏色將畫面填滿,因為只有充滿色彩的畫面,才能顯出水粉畫和水彩畫的特色。
幼兒園親子美術活動:創作——快樂
活動目標:
在溫習近幾節課內容和技法的基礎上,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點,從而進行“集合性思維”(在相關性不強的事物之間找出聯系的能力)的訓練;鼓勵其從色彩上體現快樂
活動準備:水彩筆、銅版紙
親子合作方式:合作模式,傳遞模式并存。
活動過程:
1.溫習前幾節課的內容。
①泥塑車(從平面到立體的圓與方)、花(自然形的寫生與細節觀察)、皮影(民族風格的造型寫生)、符號(澳洲土著藝術的意象藝術欣賞)。
②回憶寫生時花的結構、造型,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花瓣是單層的還是雙層的?是大的還是小的?
③仔細觀察皮影的造型特點,并想一想它有什么故事。
④重新欣賞澳洲土著藝術的魅力,并學一學常見符號的意義。
2.從中選取“車”以及另外一個以上的元素進行“集合性思維”的聯想構思,當然也可以自添元素和情節,表現“快樂”的事情。
說明:
集合性思維:創新思維的思考方式之一,另一種便是發散性思維。集合性思維通常指將差異很大的事實放在一起來發現聯系,從而解決問題。
家長對孩子選擇的元素進行關聯啟發,讓其形成合乎“情理”的情節;同時提示所學技法的運用。故事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引導,一是現實的敘事性故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元素本來的特點與功用來構思;另一個是超現實的想象,改變元素本來的特點與功能,從而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
注意:可以進行創作草稿,構思基本故事情節,進行基本元素的造型練習,多畫幾幅。
3.想一想,什么顏色是快樂的呢?并運用到自己的畫面中注意:創作課特別關注創作過程中的引導,教師得配合家長適時予以引導。
4.互相評價。
家長對孩子完成作品的過程和作品效果進行評議,鼓勵孩子在課堂過程中的良好表現,對作品的構圖、造型、設色、創意等方面進行點評。如果有可能,可以讓孩子相互介紹自己的故事。
龍老師的溫馨提示:
怎樣讓孩子在畫畫中充分發揮想象力?
鼓勵孩子在畫中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的最好辦法是在引導孩子大膽細心地觀察寫生的同時,鼓勵孩子大膽地在對周圍世界觀察的基礎上去想象,比如,給公共汽車添畫上更美麗的車廂、車輪等等漂亮的細節和裝飾,并由此進一步鼓勵孩子更大膽地去創造性地畫出公共飛機、水陸空多用公共汽車、未來世界的無輪公共汽車等等。就像一滴水落在紙上一樣啊,首先讓它深深地吸入紙里,然后再慢慢地使它擴散開來,吸入的水越多,擴散得當然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