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游戲8則
一、小雞吃米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另選一名幼兒扮演飼養(yǎng)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前奏時做好準備,歌曲開始,“飼養(yǎng)員”邊唱邊隨節(jié)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撿,我也拾”時,“小雞”出圈爭拾。音樂結束,拾得多者獲勝并當“飼養(yǎng)員”。
二、五指歌
目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玩法: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jié)奏,逐一伸屈。⑦——⑧小節(jié),“獵手”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⑨——⑩小節(jié),幼兒隨歌詞自由創(chuàng)作表演。 ⑾—⑿小節(jié),“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
三、趕豬入欄 目的: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擊球的準確性和判斷能力。 準備: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聽到口令后,由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游戲繼續(xù)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最后,速度快者獲勝。 規(guī)則: (1)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2)不準用腳踢球。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并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四、跳圈接力
活動目標
發(fā)展幼兒跳的動作,培養(yǎng)單、雙腳跳的能力及動作靈敏、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畫好練習單、雙腳跳的場地活動過程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隊,每隊分甲乙組站在場地的兩端線后。 游戲開始,教師發(fā)令后,每隊甲組第一人跑至3米處單腳跳單圈5個,然后跳到雙圈處雙腳分開,左右腳各占一圈,遇單圈時單腳跳,遇雙圈時雙腳分開跳,然后跑至本隊乙組排第一人手,此幼兒按原路線跑跳至甲組處,拍第二人的手,游戲繼續(xù)進行,跳完一遍后甲乙組位置互換,游戲再繼續(xù)進行一遍。 活動規(guī)則 1.必須按要求單、雙腳跳,跳錯者重跳。 2.雙腳跳時要同時起跳,單腳跳時,中間不能換腳。 注意事項
圈的多少及大小,可根據本園幼兒情況增減及變換排列順序。
五、夾花生米
【活動目標】發(fā)展奔跑能力和手的靈巧性。
【活動準備】在各隊的回轉線上放置兩個小碟,其中一個盛有花生米5—10粒,另一個為空的,碟子放在桌子上。兩雙筷子,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起跑線后。
游戲開始,各隊排頭幼兒快速跑到碟子前,將碟子內的花生米逐顆夾入空碟內,全部夾完后,跑回起跑線,拍第二個幼兒的手。如此依次進行,先完成的隊為勝。
【活動規(guī)則】
1、起跑時不得踩線。夾花生米時如果掉地上必須用筷子夾起,不得用手撿。
2、夾完后將筷子放在原位。
六、老鼠籠
玩法描述:
1.老師帶領幼兒圍成大圈,教孩子念兒歌《老鼠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