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評課
Ø 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要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沒有教師占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
Ø 計算學生的個人、小組、集體的活動形式所占的時間分配?磳W生的活動方式是否多樣化,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活動的有效性是否高;有無“嘩眾取寵”,追求形式化。
Ø 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要看優、中、后進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占用時間過多,后進生占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Ø 計算非教學時間,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4) 教學方法和手段,思考:
l 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樣;
l 教學方法是否客觀、實效,體現人文性、藝術性、思想性;
l 教學方法是否有創新性;
l 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是否體現主體活動的發揮,創新能力的培養,情感的釋放;
l 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適時、合理、有效。
5) 教師教學基本功
l 看板書:好的板書,應體現布局合理,條理性強,言簡意賅,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l 看教態: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
l 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發音準確、清楚、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于變化。
l 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等熟練程度。
6) 評學法指導
l 看教學整體規劃性是否強,目標教學是否明確
l 看是否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激發動機,有效激活已有知識和經驗
l 看是否運用認知策略,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記憶精細加工,如劃書、記筆記;運用對比、分析、歸納等方法獲取知識;加強新授知識的重現率;重視記憶的強化等。
l 教師與學生自我的評價、反饋是否及時
7) 評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
l 看是否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敢于獨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質疑的習慣;
l 看是否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
l 看是否培養學生在與他人交往、合作中,形成責任心,懂得分享的快樂
8) 評師生關系
l 看能否充分突出學生主體性,同時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l 看課堂教學是否能營造寬松、民主、平等、安全的語言學習環境。
9)評教學效果 (ESA)
l 看學生是否真正地參與(Engaged/Involved)。這是從參與量的層面上去觀察和統計;
l 看學生是否真實地學習(Study)。只有富有挑戰性、有創意、有思想的問題才能真正激活學生思考;同時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問題的設計的梯度性,能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有所語言的發展。
l 看學生積極性是否高(Active)。學生是否能大膽發表個人見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各項活動,與他們內部動機的激發,外部條件的創設是不可分離的。
10)最后,注意:評課的過程中,多些欣賞、指導、建議,少指責或諷刺。既評優點,又評缺點。語言描述要客觀,點列式,但是又有證據說明,有理有據。
時間:2006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