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原”(來自韻兒的小窩日志)
目前的天氣比較炎熱,因此孩子在幼兒園的飲水問題就成了家長們所擔心的了,那么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來自韻兒的有關孩子們在幼兒園的飲水情況吧,看看家長們需要做那些的配合工作吧!
最近我觀察到,早上入園時,個別家長來到我面前說:“老師,麻煩你讓我孩子多喝點水。”下午離園時,某些家長一接到孩子,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飲料讓孩子喝。出現以上現象,無疑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在園飲水量不足。其實,我們平時經常提醒孩子們喝水,而且我們班的水換得挺勤的,一桶純凈水隔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換的,如果說這樣孩子們還是渴的話,那水都去哪里了?于是我悄悄地觀察了幾天孩子們喝水的情況:如果老師不盯著,部分孩子很少主動去喝水;還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能喝多少,一倒就是滿滿一大杯,喝不完就倒在了洗手池內;在飯后漱口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大的浪費,本來我們是要求孩子們倒三口水就可以了,但很多孩子把握不好量,所以水消耗量大,而真正被孩子喝下去的并不多,這讓我覺得有必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水習慣,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首先,幼兒的特點是興奮過程強于抑制過程,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做自己的事情。一玩起來,吃飯、喝水、大小便,什么都顧不得了。所以,每天要安排幼兒定時喝水的時間。為了保證幼兒的喝水量,剛開始老師親自監督,幼兒適應后,可以讓幼兒互相監督,或選出小組長檢查,慢慢地幫助幼兒養成自覺的行為。
其次,結合實際,隨渴隨喝。在培養幼兒定時喝水習慣的同時,還不能忽視培養幼兒隨渴隨喝的習慣。由于氣溫不同,幼兒活動量大小不一樣,飲食結構、身體狀況也不一樣,定時喝水未必能滿足所有幼兒對水的需要,他們隨時有渴的可能。所以,在幼兒活動中、游戲中要提醒幼兒結合實際,隨渴隨喝。最后,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每次倒水不要太多,不夠可以加。
此外,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還應做到家園合作,與家長們共同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幼兒喝水時,要教育他不要玩水,以免水灑落在桌面上、地面上,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太急,不要說笑。
2.飯前、飯后半小時之內不喝水。小兒消化液中各種消化酶的功能和數量一般比成年人要差。飯前、飯后飲水會稀釋消化液,進一步減弱消化液的功能,長期如此可以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飯前飲大量的水會使小兒產生飽脹感,減低食欲,影響正常的飲食,長期如此會導致營養不良。
3.不能邊吃飯邊飲水或吃水泡飯。吃飯時飲水也會稀釋消化液,更糟糕的是,邊吃飯邊飲水或吃水泡飯常常會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我們知道,食物消化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咀嚼。只有得到充分咀嚼,粉碎的很細的食物才容易消化吸收,但吃飯時飲水或吃水泡飯時,較大塊的食物還沒有被嚼碎就滑進了消化道,這實際是加重了消化道的工作負擔,并影響了消化吸收。
4.睡覺前不喝水。小兒腎臟功能較成人差,一般夜間還會有排尿出現,這是腎臟在完成白天沒有完成的工作。如果睡前飲大量的水,只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并影響小兒的睡眠。
5.幼兒劇烈運動后不要馬上喝水。劇烈運動后幼兒心臟跳動加快,喝水會給心臟造成壓力,容易產生供血不足,所以,大量活動后一定不要馬上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