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家長們需注意什么呢?(夏季入園指導)
案例:玲玲是個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幸好幼兒園的陳老師對玲玲特別照顧。上了小學,一個班有四十幾個同學,班主任對玲玲生活上的照顧也不如幼兒固的陳老師。玲玲感到很失落,性格越發孤僻內向了。玲玲的父母覺得這是小學班主任的錯,她沒有幼兒園陳老師那么盡責。入園須知
點評:
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幼兒園里,教師是開展教學工作的教育者,也是孩子日常生活的照料者。在小學,教師的工作重點在教學而非保育。其次,幼兒園和小學在班級人數上也存在較大差異。教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的所有方面,這和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發展特點——獨立性漸漸增強是互為因果的。對于玲玲這樣性格內向的孩子,家長應加以引導,使她將對教師的情感依賴轉向朝夕相處的同學身上,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小學和幼兒園不同
1、從學習環境看: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觀、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學教室一般由課本、黑板、桌椅、多媒體展臺等教學設施構成,對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2、從學習方式看: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課程。
3、從師生關系上看: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而在小學,老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要比幼兒園老師相對減少。
4、從教學方法上看:幼兒園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小學則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課堂大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5、從行為規范上看: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喝水、上廁所、說話、玩玩具,在升入小學以后都不再被重視。孩子在上課期間,抱臂坐正,不隨便說話、發言先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的一日行為規范中。·
結語:小學和幼兒園不同,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要經歷一系列重大變化,其中最本質的變化是:幼兒園的孩子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處于受成人保護、養育的情況下,他們對社會還不負有任何責任。而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活動,學習成為兒童對社會承擔的義務。家長必須了解這種變化,及早伸出溫暖有力的手,扶助孩子度過這個轉折期。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為孩子選擇學校,多數的家長們都以首選名校,但是并不是出了名的就是最好的,家長們也要多考慮孩子自身的一些情況,希望以上的文章可以指導父母正確的為孩子選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