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堂生物實驗探究課《葉綠素形成與光照的關系》教學的反思
素種類相同,即都是葉綠素,為什么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葉色?由此產生了需要探究的問題:葉綠素的形成與什么有關?
2、從大膽猜測中提出假設
在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討論,學生根據生活體驗,猜測與葉綠素形成有關的許多假設:如植物種類、空氣、水分、氣溫、光照等。
3、從設計對照中檢驗假設
在探究“葉綠素形成與光照的關系”時,把每班學生一分為二:一半學生用綠豆芽。一半學生用水稻秧苗,提前幾天,由組長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到實驗室做如下實驗:每組各取兩份實驗材料(同種),一份放在有光照的實驗室*窗,另一份放在不透光的紙盒內,上面用不透光的紙糊起來。到上實驗課時。打開紙盒,與實驗室的樣本一起觀察,做好實驗記錄。
4、從分析實驗中得出結論
有的組由于實驗操作失誤,紙盒沒有蓋嚴而透光,結果造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明顯的區別而失敗,讓學生分析并找出原因,排除這些因素后重新實驗獲得正確的結論。
[課后反思]
1、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本課例中,實驗探究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實驗的方法和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探索和發現的能力。如何做實驗,實驗會得到什么結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數,主要*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研究,從而發現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現象或規律,這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較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