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金錢》探究課教案
《正確對待金錢》探究課201 年 月 日星期
教 學 目 標【情感態度價值觀】(1)指導學生理性地對待金錢,把錢用到利于國家社會、利于他人的有益的地方,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權利義務統一意識等等。(2)對學生進行正確金錢觀的教育,避免他們陷入拜金主義的誤區,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同時也培養合作與探究能力。【基礎知識】(1)讓學生了解金錢的本質,錢能做什么,如何獲得金錢以及如何使用金錢。(2)通過學生搜集周圍人對金錢的看法,培養學生收集相關資料、篩選信息的能力;通過分析、討論現實生活中一些有關金錢的說法,如:“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等說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辨析能力。【能力過程】(1)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采用以學生探討為主的活動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活動中自主、探究、協作學習。既將教學內容活動化,把探究目標分解為三點,并對應地開展相關的探究活動。(2)重視各個活動具體情境的創設,并將多個活動統一于同一大情境下——正確對待金錢的主題,創設朗誦,小品等活動,各個探究活動環環相扣,順理成章,使學生全面落實各個探究目標,課堂組織也更為流暢完整。(3)將課堂延伸到課前、課后,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習效果。探究需要豐富情境的支持,因此,課前布置學生搜索搜集古今中外及周圍人對金錢的看法、現象及各種典型事例等相關素材,以拓寬其在課堂探究活動中的思路。課后將探究活動進一步推向深入,以特色作業的形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設計班級小報。
重點 讓學生了解金錢是什么?錢能做什么?金錢應該怎樣獲得?錢應該怎樣利用?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難點引導學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課時1
教具多媒體、小品道具
方法
導
入
新
課古往今來,對"金錢"的認識大致有三種類型:一是過于清高,視錢為"阿堵物";二是認為很重要,又不重要,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三是認為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是什么?錢能做什么?金錢應該怎樣獲得?錢應該怎樣利用?本單元的綜合探究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
教
學
過
程人們常說一文不名,使英雄氣短,百萬英鎊,識世間冷暖。為何貨幣有如此魔幻般的力量?古往今來,有人視金錢如糞土,有人認為錢能通神,不同的金錢觀,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那么,我們是如何看待金錢的呢?知識鋪路(采用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路徑1:貨幣的起源: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路徑2: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路徑3:貨幣的職能:它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此外還有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合作探究(采用以學生探討為主的活動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活動中自主、探究、協作學習)活動一、金錢是什么?是魔鬼還是天使?(師)我們了解了貨幣的起源、本質、職能,其實,貨幣并不神奇。貨幣就是金錢,商品價格是用錢來表現的。對金錢的看法,在社會上可謂眾說紛紜。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許多關于金錢的名言、小故事、典型事例等,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這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