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導學案
紙幣導學案
一、明確目標 引導過程
1、了解紙幣的產生、含義、職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通貨膨脹的原因
2、提高學生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重點:紙幣的職能、通貨膨脹的原因
難點:通貨膨脹的原因
二、自主學習 筑牢基礎(準確扎實記憶基本原理,動腦思考小問題加深理解基本原理)
1閱讀課本p7指出,紙幣的產生過程:
2.閱讀課本p7指出,紙幣的優點
3.閱讀課本p8指出,紙幣的含義:
4.閱讀課本p7(專家點評)指出,貨幣的流通規律
5.閱讀課本p8指出,紙幣的發行規律
6.閱讀課本p8(名詞點擊)指出,通貨膨脹含義及原因
7.閱讀課本p8(名詞點擊)指出,通貨緊縮含義及表現
8.閱讀課本p8(相關鏈接)指出,如何正確認識人民幣
8.閱讀課本p8了解電子貨幣的出現
三、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討論、展示、點評、點撥時記好筆記,完善自己的答案并求明白為什么
探究一(紙幣含義)
1.哪些地區可以發行紙幣?
2.銀圓和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還能使用嗎?
3.紙幣本質是什么?
4.發行的XX年奧運會紀念幣能流通嗎?
5.判斷:國家有權規定紙幣的面值和購買力。
探究二:(紙幣發行規律)
XX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商品出口遭受重創,為了盡快走出困境,有人認為:“國家
要大量發行紙幣(人民幣),使老百姓手中的錢更多,以促進國內消費。”
(1)這種觀點合理嗎,為什么?
(2)紙幣發行過多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
探究三(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1. 物價上漲一定是通貨膨脹嗎?
2.如何抑制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四、知識對比與拓展
1.貨幣與紙幣
貨幣 紙幣
區
別 含義不同
本質不同
產生不同
聯系
2.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
含義
表現
本質
成因
影響
對策
聯系
五、自主檢測 體驗成功
1.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這是因為( )
a.紙幣過多或過少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
b.紙幣過多或過少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下跌
c.紙幣是貨幣符號,只有使用價值但無價值
d.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
2.假設在一年里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銷售商品總量為5000億件,平均價格為8元,在這一年里貨幣平均周轉5次。那么,這一年里紙幣發行量為 億元。而這一年實際發行了16000億元,這時的1元錢相當于 元,這會引起 。 ( )
a.8000 0.5 紙幣貶值 b.4000 0.25 購買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