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通用5篇)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發布時間:2023-11-27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通用5篇)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接觸了在方格紙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單元學習的圖形變換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在教學本單元的內容時,需把握以下幾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并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2. 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 ,解決問題。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幻燈片):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三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3、數學萬花筒。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4、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3、開放性練習。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第二稿)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復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 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件):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現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后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3、數學萬花筒。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后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4、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機動)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3、開放性練習。

  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于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圖形的變換》教學設計(第三稿)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復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后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后,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并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后,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后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制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并把每次旋轉后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么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并進行了制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展,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后,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制作。對學生制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1、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并說出旋轉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每桌一個學具袋(基本圖形、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看到這些圖案你有什么想法?

  (提問學生。)

  師: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嗎?

  (預設生:每一個圖案都是相似的、都有相同的部分)

  師:哪些部分一樣?

  那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圖案分成若干相同的部分。

  我們以這幅圖為例,它有什么特點?

  它可以分成幾部分?

  (生:四部分)

  師:它是怎樣由這一幅圖通過怎樣的運動變換成這幅圖形的?

  能否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說一說?

  (預設生:它們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

  (2)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師:那這幅圖呢?它又是通過怎樣的運動形成這幅圖形的呢?

  (課件出示圖形)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小組活動。

  (3) 小組交流、巡視反饋(活動一)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匯報呢?

  提問學生1:你是怎么得到這個圖形的?

  到前面演示操作過程。(操作感受)

  師:哪個小組再來匯報?

  這次我有問題:這幅圖是以哪點為中心轉動的?向哪個方向轉動?角度是多少?得到哪幅圖形?

  提問學生2:(學生邊演示邊說過程)

  師:還是平移嗎?

  以哪點為中心,叫什么?

  向哪個方向轉動?(和我們鐘表轉動方向一樣叫順時針,相反的叫逆時針)

  旋轉到這個位置是多少度呢?(看邊的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4) 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現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二: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1、轉一轉、描一描。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2) 學生操作后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 請學生上臺演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后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2、想一想、填一填。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三、活動三:拓展練習,延伸應用。

  1、P56試一試的第2題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后,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后的圖形。

  2、P56試一試的第3題(機動)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后再涂顏色。

  四、歸納總結。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2) 班上交流,引發更多的同學進行反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后,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數學萬花筒。

  (1)課件演示

  六、開放性練習。

  (1)讓學生說任意點,任意度數旋轉圖形老師課件演示

  (2)請你在課后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于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并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能夠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通過學習,體會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商不變的規律,并能夠靈活運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中括號的必要性,能夠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并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體會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

  4、經理探索的過程,發現商不變的規律,并能夠運用發現的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5、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并能夠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課時安排:

  內容 課時數

  1、買文具 2課時

  2、 路程、時間與速度 2課時

  3、參觀苗圃 1課時

  4、秋游 1課時

  5、國家體育場 1課時

  6、探索與發現(四) 1課時

  7、中括號 1課時

  買文具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2、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學生估算意識。

  4、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理。

  2、解決商的定位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口算:(借助視頻)

  40×2 = 50×5 = 90×3 = 20×7 =

  30×3 = 70×4 = 80×6 = 9 ×10=

  30×6 = 40×3 = 60×2 = 2 ×70=

  ( )×30=60 ( )×60=180 ( )×50=200

  ( )×40=80 ( )×40=40 ( )×20=180

  90×( )=180 40×( )=120 70×( )=140

  師: 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祝賀你們成為這節課的“口算之星”

  (設計意圖:為本節課學生準確試商奠定基礎)

  2、板演(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

  68÷2 = 648÷8 = 567÷5 =

  【設計意圖】:結合這3道題總結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為本節課學生推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做好準備。)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時候用過除法呢?

  生:我們在分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會用到除法。

  師: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我們學校每學期開學初,校長都會拿出一部分錢資助那些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同學,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這學期,校長把負責購買任務交給了老師,我準備到文具店為同學們購買文具,你們想和老師一同去嗎?

  (板書課題)

  生:想。

  師:(出事教學情境圖。)誰來說一說,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鋼筆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個,

  書包20元一個,

  計算器30元一個。

  師:同學們,我們到文具店干什么來了?

  生:買文具。

  師:怎么沒有同學關心老師帶了多少錢呢?

  生:老師,您帶了多少錢?

  師:老師帶了——一邊說,一邊拿出80元錢。(8張10元)為了公平老師打算用這80元錢都買一樣的文具,請你們結合80元這一信息,提出只買一樣文具的數學問題?

  生:80元可以買多少支鋼筆?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80元可以買多少個計算器?……

  師:老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先研究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小組合作的要求)

  先在小組內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寫出你的計算方法。

  (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2、獨立探索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師:好,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怎么列式的?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說出理由)

  生:因為1個書包是20元,2個書包是40元,3個書包是60元,4個書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 20+20+20+20 = 80(板書學生算式)

  生: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20×(4) = 80(板書學生算式)

  生:我是用80連續減20的方法,即買1個剩 60元,買2個剩下40元,買3個剩下20元,買4個后就沒有錢了。所以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20-20-20 = 0(板書學生算式)

  生:我想80里面有幾個20,有幾個20就可以買多少個書包。80里面有4個20,因此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 = 4(板書學生算式)

  生:……

  3、探索豎式計算的方法。

  師:你們的想法都不錯,那你們會用豎式計算80÷20 = 多少嗎?

  (老師特別請剛才用列豎式的同學來板書,當小老師講解,再請一個錯誤的同學板書。)

  生1 4 生2 4

  20 )8 0 20 )80

  8 0 80

  0 0

  師:誰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P5 ~ 7

  教學目標:

  1、通過“買文具”的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開火車)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的計算順序式什么?

  3、練習(二人板演,全班齊練)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 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中內容,讓學生找信息。

  2、讓學生根據圖示提出問題,并著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問題: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決問題。

  (1)分析問題:笑笑買了一本作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條件:主題圖中只給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決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問題,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學生通過討論可以得出兩種方法

  (a) 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討論:18÷3+4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計算“18÷3+4”的時候,應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脫式計算。

  (4)引導學生發現:有加法又有除法時,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嘗試解決問題。

  (1)提問:每本算術本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2)讓學生小組討論后嘗試獨立解答。

  (3)訂正,并引導學生發現:既有減法又有除法的兩步計算式題,要先算除法,后算減法。

  5、小結: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減)

  6、說一說下面哪種做法對。

  總結脫式計算寫法

  1、不參加運算的部分要抄下來,等號前后應該相等。

  2、現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三、課題鞏固練習

  P6“試一試”。

  1、提示:先算淘氣買的鋼筆一支是多少元。

  2、先說運算順序,后讓學生獨立計算。

  3、結合情境說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計算

  四、鞏固練習

  P6~7連一連全部內容。

  五、總結

  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減)

  板書設計:

  買文具(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

  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6頁,數一數。

  活動一:體會生活中有大數。

  教師出示教科書中的四幅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讀出圖中的說明,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一百大的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像笑笑和淘氣那樣,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活動二:數小正方體,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進位關系。

  教師出示一個由一千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學生可能會想:這么多,怎么數呀?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具操作。每個同學準備2條小正方體,每條有10個小正方體。5人一小組,擺出100個小正方體,要求讓大家很快看出是100個。在小組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數出來的,復習已學過的個、十、百三個計數單位。

  每小組擺出的100個是一層,讓10個小組(如果班上沒有那么多學生,教師可以設法補上)把一層正方體逐一放到講臺上,組織學生一層一層地數,數10層是一千個,和教師一一開始出示的正方體是一樣的,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一千個小正方體的模型。

  以一千個小正方體為單位,出示圖片,組織學生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活動三:感受一千、一萬有多大。

  教師出示10本同樣厚的書,讓學生感受一下一千頁的書有多厚。隨后,教師出示小學生敬禮圖,讓學生結合本校實際,想像一下一千名學生在操場集會是什么樣的,像10所這樣的學校有多少人,萬人體育場有多大。

  仿照上面的例子,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對一千、一萬的感受。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2、過程與方法

  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教學難點】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談話:聽說同學們都樂于助人,今天展示一下吧!我們一起幫小動物們回家,好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談話:我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吧!

  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提出的問題,師揭示本節課重點解決的問題: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

  2、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1)出示問題: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師:小組合作完成,看哪個小組完成的最好。

  溫馨提示:

  ①用10元人民幣擺一擺。

  ②想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2)匯報交流算法:

  a、每2張10元人民幣買一個書包,能買4個書包。

  b、因為20×4=8,所以80÷20=4。

  c、因為8÷2=4,所以80÷20=4。

  d、用豎式表示:

  答: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3、解決第二個問題。

  課件出示: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

  師:我們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匯報交流:160÷30=5(個)……10(元)

  5×30=150,比160小,6×30=180,比160大,應該商5。

  答:160元能買5個計算器,還剩10元。

  4、試一試,鞏固整十數的除法。

  (1)你能算出600÷30的結果嗎?

  同桌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匯報交流:①20×30=600 600÷30=20

  ②60÷30=2 600÷30=20

  ③60÷3=2 600÷30=20

  (2)你敢挑戰嗎?用豎式計算520÷40,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師:我們小組之間展開競賽吧,比賽規則:

  ①自己獨立完成

  ②組內交流方法

  ③又對又快就是冠軍

  匯報交流:520÷40=13

  5、歸納小結: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怎樣計算?

  師: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拓展提高

  用火車向地震災區運輸700噸貨物,每節車廂限裝60噸貨物,需要多少節車廂才能裝完

  (四)課堂練習

  談話:同學們,你們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到智慧樂園挑戰一下自己吧!有沒有信心呢?

  1、小猴摘桃子。

  2、括號里最大填幾?

  30×( )<220 50×( )<85

  40×( )<140 60×( )<306

  60×( )<220 80×( )<314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除數兩位看兩位,

  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

  余數要比除數小。

  (六)板書設計

  買文具

  160÷30=5(個)……10(元)

  答:160元能買5個計算器,還剩10元。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其中讓學生理解“商為什么要寫在個位上”、“為什么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算理和算法更顯得重要,而把抽象的算理算法呈現講解得形象生動,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理算法進行有機的融合,讓二者相輔相成。就成為本節課的關鍵和一個亮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題型,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用整十數除,應該從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商要寫在什么位置?這些題型緊緊圍繞算法設計的,在學生經過充分的討論和精彩的匯報后,教師及時的加以規范和引導自然總結出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北師大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贈汪倫》四年級上冊說課稿(通用4篇)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說課稿是教師上課的一種具體的思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贈汪倫》四年級上冊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

  • 四年級上冊《小珊迪》教案(通用13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 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 四年級上冊《筆算除法》教案設計(通用14篇)

    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19頁例1 教學目標:1.經歷分小棒地過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地計算順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學會一位數除法(被除數每一位商地數都能被除數整除)地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 語文四年級上冊《貓》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 四年級上冊《筆算除法》教案(精選13篇)

    教材分析《筆算除法》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的一節課。小學生從二年級開始認識除法,三年級接觸除法豎式和有余數除法,四年級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五年級學習小數除法,六年級學習分數除法,可以說,除法的學習在小...

  • 語文四年級上冊麻雀說課稿(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勇敢地與龐然大物獵狗搏斗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龐然大物的感情,四年級語文上冊:《麻雀》。...

  • 四年級上冊《老師,您好!》導學案(精選15篇)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反復閱讀體會教師工作地崇高,激發學生熱愛教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閱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始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 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教學設計_(精選15篇)

    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2.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方法。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電腦住宅》練習題及答案(通用17篇)

    一、給藍色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1.烹( pēn pnɡ pēnɡ)調2.烹飪(rn rn rēnɡ)3.儲存 (cū ch chǔ)4.綜合 (zōnɡ zhōnɡ)5.防盜(c do qi)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精選5篇)

    課時目標: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2、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教學重點:理解文本的內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教學難點: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

  • 魯教版四年級上冊《觸摸春天》教案(精選17篇)

    一、教材解讀《觸摸春天》是一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蘊涵道理深刻。...

  • 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確定位置》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畫面美,體會月色下的美景。4、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美好情感。...

  • 四年級上冊《條形統計圖》說課稿(通用12篇)

    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四年級上冊數學《條形統計圖》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一、說教材: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7578頁。...

  • 最新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習作5》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205最新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習作7》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圖文對照,讀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圖作文的方法。...

  • 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女神在线视频 | 九九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99草视频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日韩久久 | 亚洲youjizz| 欧洲精品视频一区 | 新品亚洲高潮喷水精品视频 | 给我看免费播放片的视频 | 九九热99视频 | 国产一区在线不卡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 刺激对白勾搭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福利一区和二区 | 亚洲色图偷拍自拍 | 国产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性bbwbbw日 |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少妇丰满2 | 精品国产99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A片 | 国产高清在线无码自慰 | 国产偷拍日韩系列无码 | 国产成年精品 | 公开caoporn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喊 | 东方aⅴ免费观看久久av | 精东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草在线久草在线2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久久9久 | 夜色影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18 | 国产精品久久秋霞鲁丝片 | 色多多入口 | 在线观看免费播放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