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從實際出發,實行彈性教學
(三)對語文、數學學科進行動態調整
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他們大都對識字、閱讀、表達等感興趣,而且接受能力較強;而對數數、計算、空間想象等感到枯燥,而且接受能力也略差一些。根據這一特點,我在一、二年級增大語文授課量,減少數學授課量,把語文作為開發智力,加強基礎的突破口,充分發揮基礎工具課的作用,所以實行語文、數學不同步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其他學科特別是數學學科所需字、詞的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掃清障礙。加強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為提前讀寫打好基礎。數學課減少課時主要通過合并或壓縮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行彈性教學的方法來解決。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首先引導學生認識100,然后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使學生認識1000、10000,并通過列豎式相加教會了多位數不進位加法,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課時,加快了進度。
實踐也證實了這種不同步教學的可行性與實效性,不但不影響質量,而且使語文、數學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