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朗口之經驗
這是一節數學課。老師在布置完任務之后,只見學生們各自行動,以組為單位,討論研究。三五成群,或站或坐,或擠在一起。然后開始各組講解分配到的題目。各組先由一名學生板演做題步驟,思路,其它學生可以隨時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樣的課堂上,不用老師叫,回答問題也不用舉手,學生隨時發言,講完了就自己坐下。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的存在反而顯得并不是很重要了。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的舞臺。如果從外邊來看,課堂上好象挺亂的,學生有站的,有蹲的,也有坐在桌子上,站在凳子上的,聽課老師也是走來走去。但是每一個學生聽課的態度是絕對認真的,是集中精力的,是全心投入的。形散神聚,如此又怎么能學不好呢。杜郎口的教室也是別出一格的,一面窗,三面都是黑板。學生可以隨時上黑板上聽寫,板演。隨后又聽了幾節課,教學模式都是一樣的。基本上老師都不講,或者只是簡單的分配一下任務,提出一點問題。在交流的時候,他們的校長說的好,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是方向標,指路牌,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是啊,一個一種想法,如果只*我們老師來講,我們傳授給學生的也只能是一種。而由學生自己來學,每人想到一種,互相交流,得到的就是幾種甚至幾十種方法。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考能力有時候比我們老師還要強,要敢于放手,勇于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老師來強調,來督促的,而是應該讓學生真正的將學生當成一種樂趣,從心里愿意學,樂于學,愛學。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也許,學習杜郎口的教學模式,不應只是學習其外在,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的理念,他們的根本。“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參與為特色,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老師僅用極少的時間進行“點撥”。他們把這種特色叫做“10+35”(教師講解少于10分鐘,學生活動大于35分鐘),或者“0+45”(教師基本不講)。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是同時開放的,所有學生在同一時間里同時用心靈用生命講述課堂的故事、講述成長的故事。20個班的課堂形式多種多樣,甚至五花八門,“臺上”學生或表演、或辯論、或歌唱、或講解、或朗誦,小品、相聲、獨唱、合唱、舞蹈、辯論賽、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交相輝映;“臺下”學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課桌上、板凳上擠成一團,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課堂的氣氛熱烈而不失和諧,杜郎口的課堂發言幾乎不用舉手,學生站起來就說,說完自己坐下另一個接著說,但是由于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常常會遇到兩個人甚至幾個人同時站起來發言的時候,這時老師也不調解,學生同時說上一句半句的,就會有人讓出來。這樣的課堂:沒有老師的呵斥、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老師的“諄諄教導”,這里的課堂完全是學生的舞臺,老師混雜于學生中間,常常很難辨認。這里的課堂完全是學生自覺的激情投入,他們愛課堂、愛知識、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