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學得有趣、有益、有效
封禮珍 生于1927年8月,山西介休人。1948年畢業于上海市中國中學高中部,1952年參加教育工作。上海市蓬萊路第二小學特級教師,現任上海市中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1960年獲上海市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稱號,80年代前后連續5次評為上海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991年獲上海市優秀園丁稱號。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實踐和研究,刻意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善于引導學生在積極開展思維活動過程中獲得知識,發展智能,注意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啟發引導,實中求活,使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有趣有益,教學效果顯著。先后帶教十多名青年教師,這些教師已成為校、區的教學骨干、領導或教研人員。先后在全國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研究文章數十篇,代表性論著有:《讓學生學得有趣、有益、有效》、《小學數學學習指南》、《小學數學教學指導書》等,科研成果《創設生動愉悅的教學情境》、《課堂教學環境的優化目標及實施途徑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的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當前在教學領域需要認認真真解決的問題。
根據我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就要正確處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教材和教師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和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教學的藝術水平,使學生學得有趣、有益、有效,促進師生關系和學生的認識、情感和諧地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使學生學得有趣、有益、有效,這三者是相互滲透,協調進行的。有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益才能促進外在興趣向內在興趣轉化;有效才能既減輕負擔又提高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我的具體做法和實踐經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