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平安回家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平安回家》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平安回家》這一課是人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中的一課,這課主要講一年級小學生,在放學后這樣注意回家途中的能遇到的危險,這樣進行自我保護,使自己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學生情況分析:
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講,他們是第一次接觸品德與生活課,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新鮮的,他們又有一顆好奇的心,在教學時應該迎合兒童的心態,要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方法去教。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放學能夠自己平安回家。
2、 讓學生能夠自覺地遵守交通安全規則,放學后就回家。
重難點
平安回家要注意的事項
情感教育
自覺樹立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習慣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放學鈴聲了,同學們該干什么啊?
生:回家了
二、 回家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 帶好書本、文具,別把自己需要的東西忘在教室里,回家后找不到學習用品。
2、 下課鈴響了后,不要擁擠,排好對去教室,并站好路隊,由路隊長帶回家。
3、 在路途中遇到不認識的人接你回家,千萬跟別人走。
4、 沿途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能橫穿馬路,做到綠燈行,紅燈停,不能在路途中逗留玩耍。
三、 看標志的作用
圖片展示
四、看圖,危險嗎?
圖片展示
學生談談,自己應該怎么做呢?
不能在河邊玩耍
不能爬車
不能在鐵路上行走
。。。。。。
五、課堂作業
1、 過有信號燈和人行橫的馬路,要做到:紅燈________;綠燈_______;走_______。
2、 過沒有人行道的馬路,先要看______邊,后看_______邊。
3、 過有護欄或隔離帶的馬路,要走______橋。
六、課堂小結
由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反思
《平安回家》是小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一冊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教育孩子能明白放學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確立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初步認識最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一上課,我就以情景導入,以放學為案例,讓他們快速收拾書包。創設一個平安回家的情境,激發了孩子的興趣,達到以趣求知,趣中樂學的效果。所以一開始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
接著讓孩子們合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認知明理。放學收拾書包,是每個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但丟三落四是孩子們經常犯的毛病,及回家途中所遇的問題該怎么做。因此設計“小演習”,目的是讓孩子關注一些生活細節,通過提醒,加深鞏固認識,已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