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里的科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教學目標】:
1.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創新意識。
2.激發好奇心,培養探究興趣和問題意識,體驗玩玩具的樂趣。
3.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學難點: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氣球、不倒翁、毽子等;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出示一個綠色的小皮球用力往講臺一拍,它就會彈起來,用的力越大彈得越高。找一名學生來玩一玩,感受一下,其他同學提出疑問。
學生疑問預設:
1.為什么用的力越大彈得越高?
2.為什么充足氣的氣球比氣不足的氣球彈得高?
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上科學課,它將把我們帶進科學的大門,去探索科學的奧秘。這節課就從我們最親密的伙伴—玩具開始。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些玩具,里面可是蘊含著很多科學道理呢?纯唇裉煳覀兡茉谕娴倪^程中發現玩具中的哪些科學秘密!
(板書課題:玩具里的科學)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教師:
看到了這么多玩具,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下面大家可以先玩老師準備的這些玩具,不過,老師想問問大家都想怎么玩?可以交換著玩,分組一起玩。大家的想法很好,不過,老師還要提幾點要求:(1)保證安全,講禮貌;(2)在玩的過程中,觀察這些玩具有什么特點(從大小、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進行描述),怎樣玩更有意思,有沒有更新的玩法,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3)把所有的發現記錄下來,在交流時比一比誰的收獲大。大家聽清楚了嗎?下面我們就來盡情地玩吧!
2. 學生玩玩具,教師巡視指導。
(有的小組搞起了小皮球跳高比賽;有的用筆簡單地畫出小汽車、小船的外形;有的打起了小鼓,探究聲音的來源;有的同學關于有的學生則纏著老師問這問那…… )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 引導學生介紹玩具的特點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們的玩具有什么特點?可以怎樣玩,有哪些有意思的玩法?
生:我用力一拍就彈起來,我的氣球是紅色的,圓的,可以拋,可以滾,還可以拍呢!
生:我的毽子好幾個顏色,用羽毛做的,可以踢,可以用書拍,可以一個人玩,可以兩個人玩!
師:同學們剛才玩得開心,觀察得也很認真,并且開動了腦筋,這說明你們在玩玩具的同時學會了觀察和思考。(有選擇性的板書玩具的特點)
2.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師:剛才大家了解了許多玩具的特點,同學們在玩和說的過程中,一定想到了不少問題吧!現在我們的問題討論大會正式開始,請有問題的“小學者”提問,看看班里有沒有“小博士”為他作答?
學生問題預設:
生1:毽子為什么要用羽毛?
生2:我吹的肥皂泡為什么是五顏六色的?
生3:皮球為什么會彈起來?
······
師: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同學們在玩玩具的過程中,能提出這么多的“為什么”,你們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一點兒也不比科學家差,真的是很了不起,老師真佩服你們!提出了這些“為什么”后怎么去解決呢?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勤于動腦,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會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