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輕物擲準教學設計
4、負荷目標:平均心率110-120次/分,課的密度30-35%
5、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安全意識,聽從指揮、團結合作的精神,能充分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快樂感受和成功的喜悅。
6、教學重點:背后過肩,揮臂鞭打,出手角度適合。
7、教學難點:投擲準確。
(四)教學方式: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
通過合作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使學會創新實踐和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運用教學引導策略,引導學生形成合作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與學習習慣。
1、 協助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2、 明確學習的問題和目標,使小組達到目的。
3、 指導合作、實踐、體驗過程
4、 將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于練習活動中。
(五)教學手段:
1、抓緊重難點、按計劃按步驟組織教學。
2、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發揮學生的直觀效應。
3、利用創設誘導練習來引導學生學習技術動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及時反饋評價,激發學生進取精神。
5、加強個別輔導區別對待。
(六)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中以用紙球和呼拉圈作運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重點是背后過肩,揮臂鞭打,出手角度適合。動作協調,連貫快速。難點是投擲準確。
教師導入語:奧運會上100米欄劉翔跑得最快,我們要學習奧運冠軍劉翔,為國爭光要爭做“小冠軍”。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要求學生向解放軍學習,進行隊列練習,培養學生的服從意識,規范意識,遵守紀律的作風和習慣,提高體育隊長的口令水平。隊列內容為原地轉法,齊步行進,行進間散開。行進間散開有些難度,但對課堂環節的轉換很有幫助。接著做環球操,學生左手鉆過網兜抓住呼拉圈,右手持紙球。配合“鈴兒響叮當”的音樂跳韻律操,使學生情緒高漲,讓學生更好的活動身體各部器官。引導練習是兩節自編投擲操和一幫一投擲動作徒手練習。自編投擲操抓住投擲中屈肘揮臂特點,對學生投擲中揮臂的協調連貫動作有一定幫助。一幫一投擲動作徒手練習中,學生之間的交流更直接,效果更好。
在主教材輕物擲準的處理上。通過老師的導入,讓學生進行投擲練習,通過兩人一組用一個球,采用“一投一接”互動合作形式,一個學生用紙球來投,另一個學生用呼拉圈作的籃筐來接。名為“投活動籃”,實為投擲練習,這樣打破以往的集體投、統一撿的投擲教學模式,提高了安全系數,增加了練習密度,培養了互動意識,增進學生的友誼,學生通過互動練習,掌握原地“背后過肩”“揮臂鞭打”、后腳蹬地隨前的投擲方法,增強上肢力量。在作進一步練習時,學生合并組成四人一組,四人一個球,四角站位,選出一個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安排誰來投誰來接,誰來糾錯。順時針投、逆時針投或交叉投。邊投邊總結怎樣才能投得準,歸納成條來回答教師對“怎樣才能投得準?”的提問。通過練習、提問和歸納,引導學生從正向投擲過渡到側向投擲,學生在練習中口念:蹬、轉、挺、揮、扣五字口訣。并以口訣來互相檢查糾正。從而使學生連貫使用背后過肩,揮臂鞭打的技術動作。
接著,在此合并組成為八人左右一組,一共四個大組,放回呼拉圈,每組對著一個籃球架,站在圈頂每人一球,來向球筐投球。幾次練習后選擇一名優秀學生做表演,提問:他的表現好不好?好在哪里?他的紙球是怎樣飛行的?為什么這樣飛行才更遠?然后教師側向投擲動作示范,讓學生觀察紙球的飛行弧線,引導學生投擲時出手角度要適合的概念。之后繼續練習,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一定次數(5次)的練習看哪組得分多,計分辦法:每次投擲時如果進入籃筐的兩分,如打到籃板上的一分,每人記住自己的得分,最后由小組長統計本小組一共得多少分。得分最高者為優勝組(小冠軍),總分比總次數少8以下(命中率在80%以上)為優秀組,優秀組無名額限制。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誠信作風,又可使學生做簡單的自我評價,提高自主練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