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跳繩的
設計背景:
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注重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學習內容,幾十年不變的教學模式,而忽視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多以競技性的方式進行教學,使體育課枯燥無味,也未曾考慮到地方的差異,給體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農村學校,由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根本無法完全執行體育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使體育課成跑、跳、投的訓練課。分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此種情況,根據我校的市立項課題《桐廬縣民間體育資源與學校體育資源的整合》研究,將經過長期收集、整理的民間體育項目應用在教學實踐中的有:齊心協力走、跳房子、踩高蹺、登山、跳繩----十幾個項目。我再結合所教班級的女生實際情況,充分開發利用民間體育活動---跳繩,并安排在單元教學計劃中,從而豐富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創新性、提高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也使民間體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教學內容:
單、雙人花樣跳繩 單人快速跑跳繩接力游戲
二、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中體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原則,再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將帶有娛樂、健身、趣味為一體的民間體育活動---跳繩應用到體育教學中,來強調育體、育心相結合,樹立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學情分析:
1、教學對象:高一年級女生,實踐課
2、高一女生,學習熱情、認識能力、身體素質相對高二、高三有一定的優勢,近幾年隨著體育加試的進行,學生對跳繩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自從進入高中之后還沒有更深入的練習過,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課的教學;
四、教材分析:
本課所選用的內容屬于民間體育項目,我根據本課的指導思想,將民間體育跳繩安排在教學單元計劃中,來體現我樣的課題成果,同時使民間體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那本次課為第一次課,主要是回顧學習單、雙人跳繩的玩法,創新玩法,嘗試快速跑的繩間節奏。
重點:創新單、雙人的玩法
難點:跑動中的最佳節奏
五、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到跳繩運動對人全的鍛煉價值,并積極參與鍛煉
2、通過觀察、模枋單人跳繩的不同玩法,創新1-2種雙人跳繩技術,嘗試快速跑跳繩,體會最佳節奏,發展速度、靈敏、協調身體素質。
3、培養學生的敢于探究、創新、與人合作的精神,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為終身體育打基礎。
六、課的構思及過程:
為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的設想如下:
1、在課的設計初階段
首先讓學生了解跳繩的健身功效
設計情景片段:“同學們,你們都說喜歡跳繩,那你們知道跳繩有哪些健身功效嗎?”“發展協調性、發展心肺功能、發展腿部力量、健腦的作用-----”從而引入本次課,并充分利用”頑皮“學生的閃光一面來發揮她特有的才能,通過她愛動、幽默、風趣的表現,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緩解學習帶來的緊張氣氛。同時采用”小先生制“的教學形式,將有一定領導才能的學生充分利用好,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2、在課的學習階段,
1)首先用繩進行游戲,激活課堂
設計情景片段:游戲“搶位”將39根跳繩隨意放成圓,學生先由教學帶領做熱身活動,然后突然聽到教師的口令搶站自己的位置,全班40名同學都積極的參與跑動,怕沒有自己的位置,而只有一位同學不急不忙,最后沒有搶到自己的位置。我提議:“同學們該如何‘獎勵’她”。“讓她跑步、學動物叫---”大家開心的喊著。我示意停,那聽我一次吧,接下來就叫她來當一回小老師,帶領我們完成接下來的課----(該生平時愛表現自己,我抓住這一點,合理利用課堂中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