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滾翻起立接球》教案(精選2篇)
《前滾翻起立接球》教案 篇1
的也就設計為“跟我做”這樣的教學,使學生一進入課堂就感覺與平時同學間的嬉戲一般,使原本枯燥、呆板的準備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自主學習也在教學活動的也開始就得到充分體現。
其次,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前滾翻技術,我先讓學生練習團身抱球滾動,讓學生明白前滾翻的技術特點,接著又請學生上來表演前滾翻的完整動作演示,讓學生互相尋找不足點(一般學生都能找到前滾翻時分腿、低頭不充分、團身不緊等問題),找到問題后,師生一起討論如何解決。這時,教師示范做前滾翻起立接球動作,讓學生尋找技術動作的重點在什么地方。通過教師的拋轉引玉,可讓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其他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嘗試),就會找到前滾翻起立接球重點,然后進行推廣、練習,使全體學生在做前滾翻時都能做出并腿起立動作。再讓學生尋找學生接球技術的方法,教師可作提示;可讓學生展示并推廣,如若找不到,則教師可在巡回中告訴某位學生,再讓他展示后讓學生模仿,從而提高學生的前滾翻起立接球動作技術。這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一步一步把前滾翻起立接球中常見的問題加以突破,使學生的前滾翻起立接球技術得到迅速提高,既解決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再次,我用所有的已有的器材組合了一個游戲“運送地雷”,用情景引導學生快快進入游戲角色,然后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同時注意動作的由易到難,先讓學生跳過豎著擺放的墊子,再讓學生鉆過障礙物,最后讓學生跨過橫著擺放的墊子,層層通過障礙,充分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反思
(一)優點:
《前滾翻起立接球》教案 篇2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教材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以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本課教學過程中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手段為理論依據。注重培養學生勇敢、團結協作的品質,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打下基礎。
二、教學內容及單元課次
本課采用人教版教材小學四年級的教師教學用書,內容為技巧的前滾翻起立接球,此教材設定為3次課的單元內容,本節課為第1課次。
三、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前滾翻起立接球是一個簡單的技巧組合動作,包括前滾翻和起立接球兩個環節。其特點是動作簡單,環節少,負荷不大。前滾翻在二三四年級都有出現,隨著年級的增長,前滾翻的難度有所增加,如:二年級的連續前滾翻;三年級的蹲撐前滾翻、俯撐前滾翻等;四年級的前滾翻將前滾翻的動作與其他動作組合出現,如前滾翻起立接球、跳上成蹲撐,向前跳下接前滾翻。
2、學情分析:本班有27名學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9人,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借讀生,身體素質比較好。在三年級的教學過程中他們已經很熟練的掌握了前滾翻的動作,并且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做到動作連貫、協調。我校四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等因素,心里素質較差,對自己不自信,不善言語,但是在行動上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
四、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方法,讓學生了解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方法。
2、使85%的學生基本掌握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連貫、協調的技巧,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敏、協調性,鍛煉控制身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難點:傳接球配合默契。
重點:傳接球的時機。
六、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通過課堂常規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通過跑步練習來達到預熱身體的目的,為主教材教學做好準備。
2、準備部分:通過徒手操的練習不僅能夠達到活動身體的目的,充分預熱身體,避免受傷,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徒手操中的師生口令互動能提高學生喊口令的能力。專項準備活動中的前后滾動練習和蹲下起立接球練習增加學生的動作感覺,同時為后面的主教材教學做鋪墊。
3、基本部分
主教材:前滾翻起立接球
①教師幫助學生回憶和復習前滾翻的動作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復習前滾翻,前后兩個人一組可以相互探討。
②教師語言誘導:“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將剛才我們在準備部分練習的蹲下起立接球和前滾翻結合一起做嗎?前后兩人一組相互討論,練習一下”。
③教師示范完整的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方法(教師找學生配合示范,當教師做完前滾翻起立后,給配合的學生一個口令,學生聽到這個口令后再把球傳給老師)。同時教師簡單講一下傳、接球的手型。(突破重、難點)
④教師組織學生兩個人一組練習完整的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要求滾翻的人做完前滾翻起立后給傳球人一個信號,注意準度、力度、兩人的距離。教師在巡視指導時候要講到。(突破重、難點)
⑤請幾組學生上來做示范,其余學生評價,并找出自己動作的毛病。
⑥繼續練習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要求做得好的學生可以拓展一下,在傳球的花樣上做文章,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要給與評價。
輔教材:游戲(過山洞)
通過游戲,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游戲是運用小墊子進行,也提高了器材的使用率,器材也比較好準備。
4、結束部分:通過放松練習(找朋友)使學生身心得到放松。課堂小結整節課的表現,提示學生課后要練習前滾翻起立接球的技術。收拾器材,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七、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他人評價:通過合作學習、相互探討等形式,開展學生對學生、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激勵等,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教師評價:通過教師的觀察對學生完成前滾翻起立接球的動作進行評價,并給予貼畫(小紅心)進行鼓勵。
前滾翻動作熟練,起立后站得穩、接住球。傳接球默契。有其他傳球的形式,形式多且很默契。
前滾翻動作熟練,起立后站得穩、接住球。傳接球默契。有其他傳球的形式,但不是很默契。
前滾翻動作熟練,起立后站得穩,接住球,傳接球默契。
八、場地器材
小墊子30塊,小籃球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