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科學教案 > 體育和科學教案 > 《確定起跑線》教案(精選10篇)

《確定起跑線》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8

《確定起跑線》教案(精選10篇)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1、盡可能向學生提供現實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和學習“現實中的數學”。

  2、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和寬松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的數學活動。

  3、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

  4、關注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讓他們經歷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應用的過程。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75—76頁

  教材簡析:

  《確定起跑線》是一節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活動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概念和周長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的。教材設計這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性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所走彎道距離的過程,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從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 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起跑線設置原理正確計算起跑線的位置。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請同學們欣賞兩場比賽,大家在欣賞的時候注意觀察運動員的起跑和

  經過的路線。(播放課件:波爾特榮獲100米冠軍和波爾特率領牙買加國

  家隊獲得4x100米冠軍)  

  師:知道這兩場比賽么?  

  預設生1:第一個是牙買加選手波爾特以9秒69的成績獲得2008年北京奧

  運會的100米冠軍。  

  預設生2:第二場比賽是牙買加國家隊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4x10米冠軍。  

  師:誰能說說從剛才的錄像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1:100米跑的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  

  生2:400米跑的運動員沒在同一起跑線上。  

  生3:他們的終點都是一樣的。  

  師:100米的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不公平?  

  生:公平。  

  師:如果400米賽的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會怎么樣?  

  預設生1:外圈長,內圈短,他們跑的長度就不一樣了。  

  預設生2:如果最里圈是400米的話,外面跑道的運動員就會跑得比400米多,這樣比賽就不公平了。  

  師:第一條起跑線畫好后,其他起跑線怎樣畫才能公平?  

  預設生1:第二條起跑線要比第一條起跑線稍提前一點。  

  師:那要提前多少呢?  

  預設生2:相鄰跑道長度差多少,起跑線就向前移多少。  

  師: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運動場,一塊來研究一下如何確定起跑線。  

  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師:同學們見過400米的運動場么?請看(出示課件)這就是一個簡易的400米運動場的平面圖。一共有幾條跑道?(8個)。最里面的我們一條我們通常叫做第一跑道,從里到外一次是1到8跑道。同學們知道么?400米的運動場指的是哪條跑道。(第一條跑道的內側線)  

  師:同學們從我們的示意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生1:直道長都是85.96米,跑道寬是1.25米,第一條跑道的半圓形彎道的直徑是72.6米。  

  預設生2:每一條跑道的兩個彎道能組成一個圓。  

  師:一條跑道有哪幾部分組成(兩個直道和兩個彎道)。  

  師:那運動員跑一圈的長度該怎樣計算(兩個直道長度+兩個彎道的長度)。  

  師:第二條跑道的直徑你會求么?(72.5+1.25×2)。第三條呢?  

  二、尋求解決辦法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跑道示意圖研究一下怎樣求想鄰跑道的長度差?  

  匯報:生1:我們小組認為可以求出跑道的全長,再求跑道差。  

  生2:我們小組認為求出跑道的彎道長就可以求跑道差了(讓學生上臺演示一下)  

  師:那么運動員間的起點到底相差多少米呢?我們的研究工作不能淺嘗輒止,還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現在拿出第二張學具,四人一小組。首先算一算第一條和第二條跑道的起點相差的距離是多少?并把計算的結果填在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直徑(m)  

  72.6  

  75.1  

  周長(m)  

  228.08  

  235.93  

  全條(m)  

  400  

  407.85  

  相差(m)  

  7.85  

  預設:方法一:第一圈圓周長:3.14159*72.6≈ 228.08米 跑道一周的長度:85.96*2 + 228.08≈400米 

  圓周長:3.14159*75.1≈ 235.93米跑道一周的長度:85.96*2+235.93= 407.85米

  兩條跑道的差是:407.85-400=7.85米

  師:我們剛才的計算,算了兩條直道,又算了一個圓的周長,加起來,再

  求差,計算起來很復雜,有沒有什么簡單些方法。

  方法二:預設:直接用相鄰跑道的外圓和內圓的周長相減。

  相鄰兩條跑道的差勁=相鄰外圓周長一內圓周長

  方法三:用相鄰外圓直徑與內圓直徑的差*∏

  相鄰兩條跑道的差=(相鄰外圓直徑-內圓直徑)* ∏ 

  (引導學生觀察直徑差正好是跑道寬的2倍,推導出第下個結論)

  方法四:相鄰兩跑道的差=道寬*2*∏,有兩個彎道,所以用2個道寬的2

  倍與∏相乘。

  師:同學們比較一下哪種方法比較簡單。

  生:最后一種。

  師:為什么?

  生:我們只知道一個條件就可以算出相鄰兩跑道的差。能給我們的計算帶

  來很大的方便。

  師:根據我們的規律其它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能算么?把剩下的填完整。

  師:經過同學們的不斷努力我們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

  生:得出結論:每相鄰兩條跑道的差都是7.85米,也就是說,每相鄰的外

  跑道的起跑線在內跑道前7.85米的地方。

  師:是不是我們研究的問題到此就畫上一個句號呢? 

  生:不是,還要應用于實際,為實際生活服務。

  師:說得非常好。

  三、拓展延伸

  200米賽的起跑線你會設置嗎?

  出示幻燈片:200米賽跑,每一道的起跑線要比前一道提前多少米?

  [設計意圖:數學的學習要應用于生活,但是不要死搬硬套。生活中的問題

  很多,學生通過對 400米 跑道起跑線的確定,讓他們能靈活的運用知識

  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小小的拓展練習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開發出學

  生的無限智慧,使學生的知識變的鮮活起來。] 

  師:這節課你都是學習了哪些知識。

  師:同學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可真不少,其實,在田徑運動場上還有黃金跑

  道之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

  黃金跑道

  排在中間道次(4,5,6道)的運動員可以觀察到左右兩邊選手的位置,

  對比賽有利,所以中間道次(4,5,6道)為黃金道次。其實,每一個跑道

  的彎道,由于向心力的不同,對于一個職業運動員來說,彎道的跑法最為

  重要,不同的彎道的跑法略有不同。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2

  確定起跑線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確定起跑線》是一節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活動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概念和周長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教材設計這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通過小組合作活動的探究性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了解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確定起跑線。教學難點:如何確定跑道的起跑線。

  教學設計一、自學1、跑步比賽。      師:小狗和小兔分別從a,b處出發,沿半圓跑到c,d處。對于這樣的比賽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不公平)為什么會不公平。生:相同的起點和終點,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師:那它們到底相差多少呢?請同學們起算一下。生計算并反饋小狗:3.14×10=31.4(m);小兔:3.14×(10+1)=34.54(m)相差:34.54—31.4=3.14(m)2、(出示400米決賽錄像)     提問:對于運動員在起點所站的位置, 你有什么發現?生1:運動員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運動員的終點相同,而起點卻不一樣。師:為什么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內圈的跑道要長,為了比賽的公平性,所以外圈運動員的起跑線要向前移。3、揭示課題 師:相鄰兩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運動員要向前移動多少距離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二、議學1、確定跑道結構自學書本第75頁,完成下面三個小題(1)跑道由(          )和(             )組成。(2)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剛好是(           )。(3)每一圈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           )+(                )。生自學并反饋。2、分析比較,確定思路(1)內外跑道的差異是怎么樣形成的?生:內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每條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樣長的,而外圈跑道圍成的圓的周長比內圈跑道圍成的圓的周長大。(課件演示)(2)小組討論: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生:分別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然后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生:因為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得出相鄰跑道的差距了(課件演示)。師:相鄰跑道的差也就是相鄰起跑線所要確定的距離。3、計算驗證,解決問題(1)出示教材第76頁主題圖,提問:從圖中你能收集哪些數學信息?生:每條跑道的直道長為85.96米,跑道的寬為1.25米,第一條跑道的圓的周長為72.6米。師:看到1.25米和72.6米,你還能聯想到什么?生:第2條跑道的直徑為75.1米。生:相鄰兩條跑道的直徑差都是2.5米。(2)讓學生完成下表(用計算器計算)

  1

  2

  3

  4

  5

  6

  直徑(m)

  72.6

  75.1

  77.6

  80.1

  82.6

  85.1

  周長(m)

  228.08

  235.93

  243.79

  251.64

  259.50

  267.35

  全長(m)

  400

  407.85

  415.71

  423.56

  431.42

  439.27注:π取3.14159(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先師生一起完成第一跑道,在學生獨立完成第二跑道并反饋,最后小組合作完成。提問:觀察相鄰兩跑道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生:我發現相鄰兩跑道的差不是7.85,就是7.86師:那為什么會出現兩個差呢?確定的時候該選哪個數據呢?生發言后師小結:我們計算的時候π取3.14159,計算的結果是一個近似數,會存在誤差,我們該選取7.85米。師:剛才我們在得出7.85的時候,做了大量的計算,如果圓周率直接用字母π來表示,會怎么樣呢?生思考反饋。師板書:(72.6+1.25×2)×π—72.6π=72.6π−72.6π+1.25×2×π=1.25×2×π=2.5π  (75.1+1.25×2)×π—75.1π=75.1π−75.1π+1.25×2×π=1.25×2×π=2.5π  通過交流討論得出: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距離=跑道寬×2π提問: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密切?【跑道的寬度】。如果跑道的寬發生了變化,你還會求相鄰起跑線的差距嗎?師:學校因為擴建,400米跑道的寬擴大為1.5米,相鄰起跑線的差是多少?(1.5×2π=3π)如果跑道寬改為1米呢?(1×2π=2π)師:如果在400米的跑道上進行200米跑步比賽,跑道寬還是1.25米,相鄰起跑線的差又該如何確定呢?三:總結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試教后發現一些地方存在不足之處,經蔡老師,吳老師,李老師等幾位老師的指導,結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對教案做了一些修改,具體修改如何?1、在學生發現小狗,小兔比賽的不公平性后,提出問題:如果你是裁判,要想比賽公平,你會怎么做?2、在自學部分:給每位學生準備一張400米橢圓形跑道圖,讓學生自己確定選擇第幾跑道進行研究。并說說跑道的結構,以及確定如何去求每條跑道的長。3、在π取3.14159進行計算的時候,發現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有部分學生存在計算錯誤的現象,為此,經蔡老師的指導,我直接讓學生用圓周率字母π來進行計算,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又保證了計算的準確性。(以下是修改后的教案)

  教學設計一、自學1、跑步比賽。      師:小狗和小兔分別從a,b處出發,沿半圓跑到c,d處。對于這樣的比賽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不公平)為什么會不公平。生:相同的起點和終點,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師:那它們到底相差多少呢?請同學們起算一下。生計算并反饋小狗:3.14×10=31.4(m);小兔:3.14×(10+1)=34.54(m)相差:34.54—31.4=3.14(m)師:如果你是裁判員,為確保比賽的公平性,你會怎么做?生:終點不變的情況下,讓小兔的起跑線向前移動3.14米。生:終點不變的情況下,讓小狗的起跑線向后移動3.14米。師:為什么這樣做呢?生:這樣的話就可以保證它們跑的距離是一樣長了。2、(課前出示400米決賽錄像)     提問:對于運動員在起點所站的位置, 你有什么發現?生1:運動員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運動員的終點相同,而起點卻不一樣。師:為什么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內圈的跑道要長,為了比賽的公平性,所以外圈運動員的起跑線要向前移。3、揭示課題 師:相鄰兩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運動員要向前移動多少距離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二、議學

  1、確定跑道結構(1)我選第(       )跑道。(2)用手指出所要計算的跑道路線,想一想跑道由(        )+(        )組成。(3)你能用所學知識求出所選跑道的長度嗎?學生自學,并完成上面三個問題(每人課前一張400米跑道圖)。學生匯報板書:每條跑道長=2×直道長+對應圓的周長2、分析比較,確定思路(1)內外跑道的差異是怎么樣形成的?生:內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每條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樣長的,而外圈跑道圍成的圓的周長比內圈跑道圍成的圓的周長大。(課件演示)(2)小組討論: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生:分別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然后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生:因為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得出相鄰跑道的差距了(課件演示)。師:相鄰跑道的差也就是相鄰起跑線所要確定的距離。3、計算驗證,解決問題(1)出示教材第76頁主題圖,提問:從圖中你能收集哪些數學信息?生:每條跑道的直道長為85.96米,跑道的寬為1.25米,第一條跑道的圓的周長為72.6米。師:看到1.25米和72.6米,你還能聯想到什么?生:第2條跑道的直徑為75.1米。生:相鄰兩條跑道的直徑差都是2.5米。(2)讓學生完成下表(用計算器計算)

  1

  2

  3

  4

  5

  6

  直徑(m)

  72.6

  75.1

  77.6

  80.1

  82.6

  85.1

  周長(m)

  72.6π

  75.1π

  77.6π

  80.1π

  82.6π

  85.1π

  全長(m)

  72.6π+85.96×2

  75.1π+85.96×2

  77.6π+85.96×2

  80.1π+85.96×2

  82.6π+85.96×2

  85.1π+85.96×2注: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師:仔細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生:我發現相鄰兩跑道的直徑都是相差2.5。生:我發現相鄰兩跑道的圓周長都是相差2.5π。生:我發現相鄰兩跑道的長度都是相差2.5π。師:2.5π是怎么來的呢,你能解釋一下。通過交流討論得出: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距離=跑道寬×2π提問: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密切?【跑道的寬度】。如果跑道的寬發生了變化,你還會求相鄰起跑線的差距嗎?師:學校因為擴建,400米跑道的寬擴大為1.5米,相鄰起跑線的差是多少?(1.5×2π=3π)如果跑道寬改為1米呢?(1×2π=2π)師:如果在400米的跑道上進行200米跑步比賽,跑道寬還是1.25米,相鄰起跑線的差又該如何確定呢?三:總結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教后反思:《確定起跑線》是一節綜合實踐課,它密切結合數學學科課內學習內容,從多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一、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意識    本節課研究的400米橢圓式田徑運動場跑道,是學生司空見慣的且經常接觸到的事情,但學生以前沒有用數學眼光去觀察過跑道有什么數學問題,但今天把它放在數學課中去研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和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從數學角度去發現并解決問題:為什么每條跑道的起跑線不同而終點相同?每條跑道的差異是怎么樣形成的?起跑線間的長度差是如何確定的,有規律嗎?這樣教學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綜合應用的意識。二、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 數學教學可貴之處是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規律、尋找規律。本節課,充分調動學生對有關知識和生活的積累,通過自主探索、觀察分析、合作學習、交流辯論、互相啟發,把相鄰兩條跑道的長度差計算方法,從繁雜到簡潔、從死算到活化。最后得出規律是一個常數。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的基礎較差,無法很好的融入到學習當中,對確定起跑線的方法,理解的不是很透徹,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的把握做的不是特別到位,以后應加強照顧后進生,讓他們也能真正學會東西,同時不斷提高自身水平,讓教學變的更加精彩。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如何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難點:

  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出示運動場運動員圖片)

  1、小組討論:田徑場400m跑道,為什么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終點相同,但每條跑道的長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條跑道上,外圈的同學跑的距離長,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線位置應該往前移。)

  2、各條跑道的起跑線應該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數據

  1、看課本75頁了解400m跑道的結果以及各部分的數據。

  2、出示圖片、投影片讓學生明確數據是通過測量獲取的。

  直跑道的長度是85。96m,第一條半圓形跑道的直徑為72.6m,每一條跑道寬1.25m。(半圓形跑道的直徑是如何規定的,以及跑道的寬在這里可以忽略不計)

  三、分析數據

  學生對于獲取的數據進行整理,通過討論明確一下信息

  1、兩個半圓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

  2、各條跑道直道長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長度等于兩個半圓形跑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加上兩個直道的長度。

  四、得出結論

  1、看書P76頁最后一圖

  2、學生分別計算各條跑道的半圓形跑道的直徑、兩個半圓形跑道的周長以及跑道的全長。從而計算出相鄰跑道長度之差,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線。(由于每一條跑道寬1。25m,所以相鄰兩條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徑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徑加2.5m)

  3、怎樣不用計算出每條跑道的長度,就知道它們相差多少米?(兩條相鄰跑道之間的差是2.5)

  五、課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確定起跑線?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4

  執教者: 鄒 艷 湖北省襄樊市大慶路小學

  指導者: 朱貴剛 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區教研室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75—76頁。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新增加的一個內容。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解決問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本冊教材設計了“確定起跑線”這個數學綜合運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性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如:圓的知識),動手實踐解決問題,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生分析: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通過調查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圓的概念、圓的畫法還有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例如:我們設計了一張答卷“請你畫一個圓并且能夠計算出這個圓的周長和面積”,請60名學生作答,其中98.3%的學生都能獨立并且正確的完成。六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小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60名學生中100%的學生都喜歡小組合作的這種學習方式。

  通過調查我還發現學生對體育活動也很喜歡,相當一部分學生去過體育場,對體育場的跑道和起跑線并不陌生。通過電視節目學生對起跑時運動員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線的現象也有一定的認識,但具體這樣做是為什么、相鄰兩跑道起跑線該相差多遠呢?學生可能很少從數學的角度去認真的思考。也很難通過經驗和觀察得到,需要學生收集相關的數據,具體分析起跑線的位子與什么有關。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可能會在“相鄰跑道相差多遠”這一點上有些困難。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四、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前不久我們襄樊市承辦了湖北省十二屆運動會,我市的體育健兒們努力拼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你們都看到比賽了嗎?(學生回答)老師也看了一些比賽,不過老師和同學們一樣要上課,還有許多精彩比賽都錯過了。今天,我要先帶大家去觀摩一場小型的運動會。

  [設計意圖:課的開始通過師生對話,談談同學們身邊發生的大事,合理利用課前的幾分鐘,就猶如奏響了課堂教學主題曲的前奏。既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可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心理安全的狀態下進入學習活動。]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8分鐘)

  1、情景導入:小動物的運動會。

  (多媒體播放)四只小兔子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 ,分四個道次沿橢圓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個終點,誰先回到終點就為第一。

  師:同學們對這場比賽有什么看法嗎?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比賽公平呢?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運動會是學生生活中很熟悉的活動,它貼進學生的生活實際,真實、自然。課的開始在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活動中設計了一場不公平的比賽,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也發現了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學生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學生提出將起跑線向前移動的方法,等等。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

  2、賽事回放:欣賞運動場上運動員起跑時的圖片。

  教師同步講解:同學們的想法與我們體育比賽中的想法一樣,進行400米的比賽,如果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外道比內道長,相鄰跑道之間有差距,為了公平的原則,會將起跑線依次向前移。

  3、提出問題:體育比賽中,相鄰兩道起跑線都提前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是隨便移動的嗎?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來嗎?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們的知識找出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重新確定一個公平的起跑線。

  (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設計意圖:幾幅運動場上的圖片搭起了現實生活與數學課堂之間的橋梁,充分的體現了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利用學生的發現提出問題:起跑線提前的距離是多少?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也隱藏著數學問題,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觀察跑道、探究問題 (24分鐘)

  (一)了解跑道結構:出示完整跑道圖(共四道,跑道最內圈為400米)

  1、觀察跑道由哪幾部分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板書:跑道一圈長度=圓周長+2個直道長度)

  [設計意圖:把生活中的跑道縮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觀又形象,也便于學生觀察。并且直道和彎道用不同的顏色更好的引導學生發現跑道中的秘密:左右兩個彎道合起來其實是個圓。]

  (二)簡化研究問題: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一條直道嗎?

  2、討論:四個小兔子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間的差距會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結:既然與直道無關,為了便于我們更好的觀察,暫時將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嗎?(課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兩個彎道。)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相鄰跑道的差距沒有在直道部分,有學生想到會在彎道部分。在這里教師做了一個大膽的創新:既然與直道無關,就把直道拿走,屏幕上只留下了左右兩個彎道。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思考空間。]

  (三)尋求解決方法:

  1、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一個什么?

  2、討論:你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就是誰的長度之差?

  3、交流小結: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里學生發現左右的半圓是一個圓,課件將左右的彎道合成一個圓,鼓勵學生大膽設想,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傾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激發自己的靈感,讓每一個學生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呵護他們的創新思維,從而找出問題的結果:彎道之差其實就是圓的周長之差。]

  (四)、動手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直徑)

  2、課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師帶領學生填寫表格的前兩道,剩下的由學生完成。

  跑道 直徑(米) 周長(米) 相鄰跑道相差長度(米)

  1. 72.6 72.6∏

  2. 72.6+2.5 (72.6+2.5)∏ (72.6+2.5)∏-72.6∏=2.5∏

  3.

  4.

  4、匯報結論:相鄰起跑線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寬×2×∏。說明起跑線的確定與道寬最有關系。

  5、計算相鄰起跑線相差的具體長度:2.5∏=2.5×3.14=7.85米

  師:同學們通過努力找到了起跑線的秘密,小動物們的比賽應該把起跑線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填寫表格,找出確定起跑線的規律:即400米起跑線差距是2.5∏,為了便于學生發現規律及后面的計算,均用代數式來表示,減輕了學生的計算負擔,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不僅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獲得了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高。]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3分鐘)

  師:小動物們很感謝同學們的幫助,可是它們在比賽時調整了道寬,你能幫它們再計算一下嗎?

  400米的跑步比賽,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1.5×2×∏=3×3.14=9.42(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評價 (5分鐘)

  1、解決問題: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預設生1:道寬與前面的400米一樣,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58米除以2,是3.79米。

  預設生2:200米的比賽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個彎道,只增加了一個道寬,就可以直接用道寬×∏。

  2、比較方法:同學們想的很巧妙,誰的更實用呢?

  3、全課小結:談一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數學的學習要應用于生活,但是不要死搬硬套。生活中的問題很多,學生通過對400米跑道起跑線的確定,讓他們能靈活的運用知識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小小的拓展練習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開發出學生的無限智慧,使學生的知識變的鮮活起來。]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5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孩子們,你們還記得上個星期在師大運動場舉行的全校運動會嗎?

  生:(爭先后地說)記得。

  師:那么你們認為哪一項比賽最有趣呢?

  生:賽跑(大多數同學)

  師:老師這里有兩幅圖,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100米,400米道起跑截圖),最后說一說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100米跑運動員起跑位置是在一條直線上,400米跑運動員起跑不在同一起跑線上。

  師:孩子們,你們說他說的好不好?

  生:好

  師生:剛才這位同學觀察得非常仔細,大家為他鼓鼓掌好嗎?

  (熱烈的掌聲)

  師:100米跑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公平嗎?

  生:公平!

  師:為什么?

  生:因為都是直跑道,距離相等,所以公平。

  師:摸摸孩子的頭,說“你真聰明”!

  你們再想一想:400米跑的運動員如果也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會怎樣?

  生1:不公平,因為外圈大,內圈小。

  生2:我也認為不公平,因為越靠里圈的運動員跑的距離越短,這對跑外圈的運動員很不公平。

  師做沉思狀

  師:哦,不公平?那么你們認為怎樣才公平呢?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可以小組討論。

  一番討論,交流后。

  生:起跑線應該依次提前,確保每一位運動員都跑400米。

  師:應該依次提前多少呢?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400米運動場模擬圖)

  師:老師這里已經給你們確定好了第一條路道的起跑線,其他的跑道的起跑線你們能確定嗎?

  生:自信地說:能!

  師:好!請你上來畫一畫好嗎?

  生上臺畫,但是他畫起來,很隨意,有的距離長,有的距離短。

  師:你們認為這樣就能確定起跑線嗎?

  生都感覺很迷惑,但沒人說話。

  師:是不是缺點什么?(微笑著)

  生:恍然大悟,是的,我認為應該先確定要依次提前多少米。

  師:你們認為應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呢?

  生思考,但沒人回答這個問題。

  二、介紹400米運動場,探究確定起跑線位置的方法

  師:好,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走進運動場,共同研究一下如何確定起跑線的位置。(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師: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400米運動場平面圖;這是400米運動場平面圖,你們知道400米運動場的400米是指哪一條跑道的長度嗎?)

  生:最里面的一條的跑道(第一跑道,內側線的長度。)

  師:介紹400米運動場(各跑道、直道、彎道、直徑、道寬)

  師:你們知道如何求第一跑道的周長嗎?

  生:認真觀察平面圖,有部分同學已經有所發現,并舉手想說,我示意他們把手放下。

  師:看來一部分同學已經知道了,但一部分同學還沒完全看懂,老師這里有張簡化圖,一起看一下好嗎?

  生:好

  (課件出示:第一跑道內側線抽象圖)

  師:這條跑道包括哪些部分?

  生:兩條直道和兩條彎道。

  師:兩條直道有什么關系?彎道呢?

  生1:兩條直道相等,兩條彎道相等。

  生2:兩條彎道合起來是一個圖。

  (課件演示:證明學生想法)

  師:剛才他們說的好不好?請為他們伸出你們的大拇指。

  生:都微笑看、點頭,并伸出了大拇指。

  師:現在讓你們求第一跑道的全長,你們會算嗎?

  生:會

  師:開始吧!

  學生靜靜地列式計算,我下去走動巡視,并在一些細節上提示一些學生,展示學生的作品(列式及計算過程)并給予表揚,對不仔細的學生給予提醒。

  師:第一條跑道的長度會算了,第二道跑道如何計算呢?

  生:我想應該是一樣的。

  師:什么一樣?有不同的地方嗎?

  生:計算方法一樣,但第二條跑道的直徑要比第一條的長。

  師:有誰知道第二條跑道的直徑怎么求嗎?

  (課件出示抽象圖2)引導學生觀察。

  生:第一條跑道的直徑應該等于第一條的直徑加上道寬。

  師:故做迷惑狀。

  生:有5名學生著急地說:“不對、不對”。

  師:你認為是多少?

  生:我認為直徑加上兩個道寬。

  生:也就是道寬×2

  師:好,現在你們能不能算出第二條跑道的長?試一試吧!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完成后展示學生作品。

  師:第二跑道與第一跑道的差是多少?

  生口答:6.28米。

  師:也就是道寬×2

  三、尋求更優的解決途徑

  (課件展示過程)

  師:你們覺得這個求相鄰跑道差的過程麻不麻煩?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生1:麻煩。

  生2:我認為可以用外圈周長減去內圈周長。

  師:你是怎么想呢?

  生2:直道都是相等的,不同的是彎道部分,所以我用外圈減去內圈。

  師:大家認為他的想法好不好?

  很多學生齊聲說:“好”

  師:你是一位非常有頭腦的學生!

  師:圈的周長怎樣計算?

  生:c=兀d

  師:假設第一跑道的直徑為d1,第二跑道的直徑為d2,第一跑道與第二跑道的差可以用字母表示嗎?

  生:兀d2—兀d1

  師:根據乘法簡便運算法則,還可以怎樣表示?

  生:兀(d2—d1)

  師:孩子們,你們再觀察一下,(d2—d1)實際上就是什么?

  學生觀察大屏幕上的課件。

  生:兩個道寬。

  師:也就是道寬×2

  師:那么上面的算式還可以怎樣表示?

  生:兀×2×道寬

  師:為了計算簡便,一般把兀放在后面,即,道寬×2兀。現在同學們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更為簡便呢?

  生:道寬×2兀。

  師:為什么?

  生:因為只要知道道寬就可以求出相鄰跑道差了,也就可以確定起跑線的位置了。

  師:嗯!(微笑點頭)

  生都笑了,感覺滿意了。

  師:現在,你們能不能說出其他相鄰跑道的差呢?

  生快速地口答:6.28米。

  師:真棒!

  課件動畫演示,讓學生有一個更為直觀的印象。

  四、解決問題,學以致用。

  師:剛才,我們學會了如何確定起跑線的位置,現在老師這有一個問題,你們想不想試一下呢?

  生:想!

  (課件出示基本練習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匯報。

  師:看來同學們對如何確定起跑線的方法已經很好的掌握了,素質真不錯,不過,老師這里還有一道有挑戰性的題目,不知……(故意不說完)。

  生:我們想挑戰!

  師:既然這樣,那開始吧!

  (課件出示:創新練習)我巡視后發現,求200米路的起跑線依次提前多少米?這個問題只有少數學生能正確解決,大部分同學還是用道寬×2兀進行計算。

  師:是不是遇到麻煩了?

  生苦笑著說:是的。

  引導學生觀察課件,讓學生發現200米跑只經過一個彎道。所以他們的跑道差是一個外彎道減去一個內彎道。

  生:我知道了,應該用道寬×兀,就可以了。

  師,同意他的觀點的請舉手!

  大部分同學舉起了手,并微笑。

  師:現在能算出來嗎?

  生自信地大聲地說:能!

  學生口算

  五、談收獲,談體會

  師:通過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到了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師2:我知道400米跑道確定的起跑線的方法,還知道200米如何確定起跑線!

  六、拓展延伸

  師:看樣子,我們今天收獲不少啊,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關于賽跑的有趣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呢?

  生:想!

  (課件出示:黃金跑道)帶著音樂欣賞

  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數學知識、思想,很多問題也都需要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更有許多的奧秘需要你們去探索、去發現……

  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了!

  學生一時未反應過來,還沉浸在課堂中,不愿離開教室。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

  能運用周長的知識確定起跑線。

  難點:

  理解相鄰起跑線的距離與跑道寬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田徑比賽嗎?回憶一下在運動會田徑比賽中,100米比賽和400米比賽的起點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100米比賽的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400米比賽的運動員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師:為什么?

  生可能回答,如果400米比賽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外圈跑的路程長,那樣不公平,所以外圈的起跑線要向前移一些。

  師:那向前移多少呢?(生不知道)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如何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完整跑道圖)

  1、了解跑道結構:

  小組交流:觀察跑道圖,說一說,每一條跑道具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內外跑道的差異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充分交流得出結論:

  ①跑道一圈長度=2條直道長度+一個圓的周長

  ②內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圓的周長不一樣。

  2、了解了跑道的結構,你想怎樣解決“400米比賽外道的起跑線要向前移多少米”的問題?

  先自己思考,再與同桌說一說,最后匯報方案。

  學生匯報:(預設)

  (1)算出跑道的全長,外道的長度比內道長多少,外道的起跑線相應向前移多少。

  (2)算出兩側半圓形跑道拼成一個整圓的周長,外圓的'周長比內圓的周長長多少米,跑道就向前移幾米。

  (3)直接利用周長公式求周長差

  預設(3)學生不容易想到,如沒有提出這種想法可以在匯報的過程中滲透、明析。

  3、組織學生探究

  師:現在就可以按照自己設想的方案算出相鄰的跑道的起跑線應相差多少米?

  有困難的可以同桌互相幫助,共同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

  4、匯報交流,發現規律

  (1)學生匯報不同的計算方法

  a、算跑道全長

  b、算圓的周長

  (2)比較哪種計算方法更簡單,還用更簡單的方法嗎?

  (3)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方法二,運用公式直接計算周長差

  如果我們在計算圓的周長時直接用π來表示,看有什么發現?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為密切?

  生:與跑道的寬度關系最為密切。

  師(小結):同學們經過努力終于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對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小學生運動會的跑道寬比成人比賽的跑道寬要窄些,要開小學生運動會,你能幫裁判計算出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2米呢?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2、一根足夠長的鐵絲緊貼地面繞地球一周形成一個圓,當將這個鐵絲延長10米,然后距地面一定高度后重新繞地球一周圍成一個圓,請問你能從鐵絲下面走過去嗎?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何收獲?覺得自己表現怎樣?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制上冊第75—76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所走彎道距離的過程,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從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起跑線設置原理正確計算起跑線的位置。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學習目標.

  1.情景導入:賽事回放。欣賞運動場上運動員起跑時的圖片。    

  師:同學們對這場比賽有什么看法嗎?你認為怎樣比賽才是公平的呢?

  師:同學們的想法與我們體育比賽中的想法一樣,進行400米的比賽。如果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外道比內道長,相鄰跑道之間有差距,為了公平的原則,會將起跑線依次向前移。

  2.提出問題:體育比賽中,相鄰兩道起跑線都提前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是隨便移動的嗎?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來嗎?

  3、學習目標: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先讓學生自己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 整理和歸類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二)觀察,明確差距:(出示完整跑道圖)

  師:觀察這個圖,每條跑道一圈的長度相等嗎?

  生:不相等。

  師:差別在哪里昵?

  生:差別在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的彎道路線長,內圈的彎道路線短。終點相同,如果在同一條起跑線,外圈的運動員跑的距離比較長。

  師:所以,比賽的時候,為了公平,外圈的起跑線位置應該靠前一些,保證每個運動員都跑完相同的距離。

  (三)分析,確定思路:

  1、小組交流:觀察上圖,每一條跑道具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匯報:每一條跑道都是由兩個直道和兩個半圓形跑道組成的。

  師: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

  生:指每一條直道都是85.96米。

  師:既然每一條直道都是85.96米,也就是說,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為了便于我們更好的觀察,我們暫時將直道拿走,可以嗎?

  師: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什么?

  生:合起來是一個圓。

  師:現在每一圈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什么呢?

  生:因為兩個半圓形跑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所以每條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兩條直道的長度與圓的周長的和。

  2、小組討論:

  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

  匯報小結:

  ⑴分別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也就是計算2個直道長度與一個圓周長的總和,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

  ⑵因為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

  三、激發知識沖突

  師: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

  生:直徑

  師: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方法一:計算完成下表。

  (引導學生將3.14159換成π進行計算)

  師:剛才大家通過計算已經知道了400米跑相鄰兩個跑道長度大約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鄰跑道的起跑線應該相差7.85米。哪一種方法更快更簡便呢?

  生:第二種方法更簡便。

  生: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板書:400米跑相鄰起跑線相差:跑道寬2π)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為密切?

  生:與跑道的寬度關系最為密切。

  師(小結):同學們經過努力終于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對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四、拓展應用。

  1、師:同學們真利害!可是某一次比賽時裁判調整了跑道的寬度,你能幫裁判再計算一下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

  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1米呢?

  2、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五、全課小結:

  談一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8

  鄒艷 執教 (湖北省襄樊市大慶路小學)

  祝才慧 評析 (湖北省襄樊市教研室)

  朱貴剛 評析 (湖北省襄樊市城區教研室)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75-7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前不久我們襄樊市承辦了湖北省第十二屆運動會,我市的體育健兒們努力拼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你們都看到比賽了嗎?(學生回答)老師也看了一些比賽,不過老師和同學們一樣要上課,還有許多精彩比賽都錯過了。今天,我要先帶大家去觀摩一場小型的運動會。 [評析:課的開始通過師生對話,談談同學們身邊發生的大事,合理利用課前的幾分鐘,就猶如奏響了課堂教學主題曲的前奏。既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可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心理安全的狀態下進入學習活動。]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情景導入:小動物的運動會。

  (多媒體播放)四只小兔子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分四個道次沿橢圓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個終點,誰先回到終點就為第一。

  師:同學們對這場比賽有什么看法嗎?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比賽公平呢?

  [評析: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運動會是學生生活中很熟悉的活動,它貼進學生的生活實際,真實、自然。課的開始在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活動中設計了一場不公平的比賽,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也發現了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學生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學生提出將起跑線向前移動的方法,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

  2.賽事回放:欣賞運動場上運動員起跑時的圖片。

  教師同步講解:同學們的想法與我們體育比賽中的想法一樣,進行400米的比賽。如果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外道比內道長,相鄰跑道之間有差距,為了公平的原則,會將起跑線依次向前移。

  3.提出問題:體育比賽中,相鄰兩道起跑線都提前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是隨便移動的嗎?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來嗎?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們的知識找出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重新確定一個公平的起跑線。

  (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評析:幾幅運動場上的圖片搭起了現實生活與數學課堂之間的橋梁,充分的體現了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利用學生的發現提出問題:起跑線提前的距離是多少?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也隱藏著數學問題,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觀察跑道。探究問題

  (一)了解跑道結構:出示完整跑道圖(共四道,跑道最內圈為400米)

  1.觀察跑道由哪幾部分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板書:跑道一圈長度=圓周長+2個直道長度)

  [評析:把生活中的跑道縮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觀又形象,也便于學生觀察。并且直道和彎道用不同的顏色更好的引導學生發現跑道中的秘密:左右兩個彎道舍起來其實是個圓。]

  (二)簡化研究問顳.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一條直道嗎?

  2.討論:四個小兔子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間的差距會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結:既然與直道無關,為了便于我們更好的觀察,暫時將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嗎?(課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兩個彎道。)

  [評析: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相鄰跑道的差距沒有在直道部分,有學生想到會在彎道部分。在這里教師做了一個大膽的創新;既然與直道無關。就把直道拿走,屏幕上只留下了左右兩個彎道。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思考空間。]

  (三)尋求解決方法:

  1.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一個什么?

  2.討論:你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就是誰的長度之差?

  3.交流小結: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

  [評析: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里學生發現左右的半圓是一個圓,課件將左右的彎道合成一個圓,鼓勵學生大膽設想,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傾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激發自己的靈感,讓每一個學生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呵護他們的創新思維,從而找出問題的結果:彎道之差其實就是圓的周長之差。]

  (四)動手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直徑)

  2.課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師帶領學生填寫表格的前兩道。剩下的由學生完成。

  跑道

  直徑(米)

  周長(米)

  相鄰跑道相差長度(米)

  1

  72.6

  72.6,n

  2

  72.6+2.5

  f72 6+2 5)w

  f72.6+2 5)w一72.6ⅱ=2 5ⅱ

  3

  4

  4.匯報結論:相鄰起跑線相差都是2.5盯,也就是道寬×2x'it。說明起跑線的確定與道寬最有關系。

  5.計算相鄰起跑線相差的具體長度:2.5t~----2.5×3.14=7.85米。

  師:同學們通過努力找到了起跑線的秘密,小動物們的比賽應該把起跑線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評析: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填寫表格,找出確定起跑線的規律:即400米起跑線差距是2.5∏,為了便于學生發現規律及后面的計算,均用代數式來表示,減輕了學生的計算負擔,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不僅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獲得了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提高。]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師:小動物們很感謝同學們的幫助。可是它們在比賽時調整了道寬,你能幫它們再計算一下嗎?

  400米的跑步比賽,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1.5×2×∏=3×3.14=9.42(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評價

  1.解決問題: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預設生1:道寬與前面的400米一樣,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

  預設生2:200米的比賽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個彎道.只增加了一個道寬,就可以直接用道寬×∏。

  2.比較方法:同學們想的很巧妙,誰的更實用呢?

  3.全課小結:談一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評析:數學的學習要應用于生活,但是不要死搬硬套。生活中的問題很多,學生通過對400米跑道起跑線的確定,讓他們能靈活的運用知識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小小的拓展練習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開發出學生的無限智慧,使學生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

  [總評: 本節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獨辟探討蹊徑,放手讓學生探究,在過程中感知新知,體驗情感,并注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縱觀本課具有以下特點:

  1.在活動中學習。

  本節課是以活動貫穿整節課,教師力求在各種活動中幫助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獲。并得到充分的發展。課的開始小動物運動會,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活動中設計了一場不公平的比賽,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也發現了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學生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學生提出將起跑線向前移動的方法,等等。在研究跑道時讓學生觀察發現與直道無關,就把直道拿走,只留下了左右兩個彎道,再將左右的彎道合成一個圓,從而找出問題的結果:彎道之差其實就是圓的周長之差。這樣的設計層次清楚、鮮明,有效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

  2.在探索中發現。

  本節課中,教師密切關注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點,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每一問題提出,教師都會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讓每個學生都經歷思考問題的過程,再聽取別人的意見,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并在這種思維的碰撞中達到升華。通過填寫表格,找出確定起跑線的規律:即400米起跑線差距是2.5∏,為了便于學生發現規律及后面的計算,均用代數式來表示,減輕了學生的計算負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地投身于數學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并逐漸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體現數學的思想和智慧。

  3.在延伸中升華。

  當學生知道每相鄰兩起跑線相差2∏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小動物們在比賽時調整了道寬,起跑踐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入手,然后再解決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這一問題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學生的情緒特別高漲,充分參與其中,自然并自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這種活躍的氣氛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感受當面對一些現實問題時,如何去分析,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最終要應用于生活,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75—7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3分鐘)

  同學們,前不久我們銀川市承辦了小學生運動會,我校的體育健兒們努力拼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你們都看到比賽了嗎?(學生回答)老師也看了一些比賽,不過老師和同學們一樣要上課,還有許多精彩比賽都錯過了。今天,我要先帶大家去觀摩一場小型的運動會。

  [設計意圖:課的開始通過師生對話,談談同學們身邊發生的大事,合理利用課前的幾分鐘,就猶如奏響了課堂教學主題曲的前奏。既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可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心理安全的狀態下進入學習活動。]

  二、創設情景,提出問題(5分鐘)

  1、情景導入:小動物的運動會。

  (多媒體播放)四只小兔子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分四個道次沿橢圓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個終點,誰先回到終點就為第一。

  師:同學們對這場比賽有什么看法嗎?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比賽公平呢?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運動會是學生生活中很熟悉的活動,它貼進學生的生活實際,真實、自然。課的開始在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活動中設計了一場不公平的比賽,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也發現了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問題。學生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學生提出將起跑線向前移動的方法,等等。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

  2、賽事回放:欣賞運動場上運動員起跑時的圖片。

  教師同步講解:同學們的想法與我們體育比賽中的想法一樣,進行400米的比賽,如果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外道比內道長,相鄰跑道之間有差距,為了公平的原則,會將起跑線依次向前移。

  3、提出問題:體育比賽中,相鄰兩道起跑線都提前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是隨便移動的嗎?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來嗎?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們的知識找出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重新確定一個公平的起跑線。

  (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設計意圖:幾幅運動場上的圖片搭起了現實生活與數學課堂之間的橋梁,充分的體現了數學是來源于生活,利用學生的發現提出問題:起跑線提前的距離是多少?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也隱藏著數學問題,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三、觀察跑道、探究問題(24分鐘)

  (一)了解跑道結構:出示完整跑道圖(共四道,跑道最內圈為400米)

  1、觀察跑道由哪幾部分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板書:跑道一圈長度=圓周長+2個直道長度)

  [設計意圖:把生活中的跑道縮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觀又形象,也便于學生觀察。并且直道和彎道用不同的顏色更好的引導學生發現跑道中的秘密:左右兩個彎道合起來其實是個圓。]

  (二)簡化研究問題: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一條直道嗎?

  2、討論:四個小兔子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間的差距會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結:既然與直道無關,為了便于我們更好的觀察,暫時將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嗎?(課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兩個彎道。)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相鄰跑道的差距沒有在直道部分,有學生想到會在彎道部分。在這里教師做了一個大膽的創新:既然與直道無關,就把直道拿走,屏幕上只留下了左右兩個彎道。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思考空間。]

  (三)尋求解決方法:

  1、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一個什么?

  2、討論:你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就是誰的長度之差?

  3、交流小結: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里學生發現左右的半圓是一個圓,課件將左右的彎道合成一個圓,鼓勵學生大膽設想,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傾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激發自己的靈感,讓每一個學生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呵護他們的創新思維,從而找出問題的結果:彎道之差其實就是圓的周長之差。]

  (四)、動手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直徑)

  2、課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師帶領學生填寫表格的前兩道,剩下的由學生完成。

  跑道直徑(米)周長(米)相鄰跑道相差長度(米)

《確定起跑線》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生活,通過“確定起跑線”這一活動,讓學生了解400米跑道的基本結構,理解相鄰跑道的長度差與圓的周長以及起跑線位置之間的關系;掌握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通過操作、觀察與討論,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的能力,在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

  3.通過創設情境,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解決的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運用周長的知識確定起跑線。

  教學難點:為什么求周長差就是求相鄰起跑線的距離

  如何利用分析、比較,推導出跑道長度差從而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計算器、小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初步了解起跑線中的問題:

  問:課前老師想做一個小調查,看過田徑比賽么?喜歡看么?

  師:老師這兒正好有一段雅典奧運會田徑比賽的錄像,

  是關于100米和400米賽跑的,想看看么?先聽老師提個小要求。

  問:認真觀察、對比兩項比賽,想想規則上有什么不同?

  問:100米與400米賽跑的規則有什么不同么?

  生:起跑線不同,100米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400米的起跑線是不同的。

  師:為什么100米站在同一起跑線,而400米比賽站在不同起跑線呢?

  生:100米:在直道上跑,長度是一樣的,所以起跑線相同。

  400米:站在不同的跑道上,如果起跑線還一樣,跑的長度就多了,外側的人就吃虧了。

  問:如果跑400米站在同一起跑線起跑,回到同一終點成么?

  師:直道上大家跑的都是一樣的,但彎道上的長度不一樣,所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就吃虧了!

  問:是不是只有最外側的人吃虧呢?

  生:每條跑道的長都變了,所以外側所有人都吃虧了,只不過最外側的最吃虧。

  師:對。任何體育比賽都要公平競爭!也就是說每條跑道上的人跑的長度應該是一樣的。

  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確定起跑線” ——板書

  問:這是標準的400米跑道,最內側跑道長400米,如果逆時針跑,

  怎么確定他們的位置呢?誰能到前邊圖上大概指一指?

  問:外圈的人為什么要往前站?不往后站呢?

  生:里圈跑的是400米,外圈跑道比里圈的長,

  往前站點兒,跑的少,距離終點近了,2人跑的距離也就一樣了,比賽更公平。

  問:你們都認可么?我們看到的400米賽跑跑道才會是這樣的。

  2.提出問題:

  師:可是到底往前站多少米,

  也就是說:相鄰2道的起跑線到底應該相差多少才能保證比賽的公平呢?

  3.出示條件:

  問:想要研究這個問題,你們覺得我們需要哪些相關條件?

  生:半徑或直徑、直道長、每條跑道的寬度,需要畫幾條跑道等等

  出示圖:標準400米跑道

  最內側跑道總長度400米,直徑為73米,直道長度85.39米

  每條跑道寬1.25米,共6條跑道

  4.解決問題:如何確定起跑線

  [1]出示設計任務:

  師:我們就以1號和2號跑道為例進行研究可以么?誰來給大家讀一讀合作要求

  ①分工合作,根據相關數據,計算1號和2號跑道起跑線相差的距離。

  ②將列式、答案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可以使用計算器)

  [2]匯報:

  組1:內道:400米

  列式:直徑: 73(米)

  跑道總長:73 × 3.14+ 85.39 ×2 =229.22+170.78 = 400(米)

  外道直徑:73+ 1.25 ×2 = 75.5 (米)

  跑道總長:75.5 × 3.14 + 85.39 ×2 = 237.07 + 170.78 = 407.85(米)

  周長差: 407.85 — 400 = 7.85 (米)

  相鄰起跑線的差 = 外跑道全長 — 內跑道全長 (板書)

  組2:

  直道的長度是不變的,求2條跑道的長度差,就是求圓的周長差。

  內道直徑: 73(米)

  圓周長:73 × 3.14 = 229.22(米)

  外道直徑:73 + 1.25 ×2 = 75.5 (米)

  圓周長:75.5 × 3.14 = 237.07(米)

  周長差:237.07 — 229.22 = 7.85(米)

  相鄰起跑線的差 = 外跑道圓周長 — 內跑道圓周長 (板書)

  [3]對比評價

  問:你們更欣賞哪種方法?說說理由。

  生:第2組的計算相對于前一種方法簡單。

  [4]深入探究,尋找規律

  師:剛才只有2個人,要是有6個人參加400米比賽,你能繼續研究起跑線的位置么?

  探究要求:

  ①確定其他4條跑道相鄰起跑線相差的距離,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②小組交流你們用了哪些方法,說說各自的理由。

  組1:繼續算周長差

  3號直徑:73+1.25 ×4 = 78(米)

  跑道長:78×3.14 +85.39×2 = 244.92 + 170.78 = 415.7(米)

  周長差:415.7 — 407.85 = 7.85(米)

  4號直徑:73+1.25 ×6 = 80.5(米)

  跑道長:80.5×3.14 +85.39×2 = 252.77 + 170.78 = 423.55(米)

  周長差:423.55 —415.7 = 7.85(米)

  往下,不用計算了,都是相差7.85米

  組2:繼續算圓的周長差

  3號直徑:73+ 1.25 ×4= 78(米)

  圓周長:78×3.14 = 244.92 (米)

  周長差:244.92 — 237.07 = 7.85(米)

  4號直徑:73+ 1.25 ×6= 80.5(米)

  圓周長:80.5×3.14 = 252.77 (米)

  周長差:252.77—244.92 = 7.85(米)

  問:為什么不需要再往下計算,你也知道周長的差是7.85米呢?

  追問:周長都相差7.85米只是你們的猜想?怎么驗證你們的結論?

  生1:繼續計算

  生2:列式中找規律:

  例如:第1圈周長: 73π(米)

  第2圈周長:(73 + 1.25×2)π = 75.5π(米)

  圓的周長差: 1.25×2π = 7.85(米)

  第3圈周長:(73+ 1.25×24)π = 78π(米)

  圓的周長差:1.25 ×2π = 7.85(米)

  相鄰跑道長度差 = 1.25×2π = 直徑差×π (板書)

  生:也就是說每個相鄰跑道的直徑差:1.25×2 = 2.5

  周長差:1.25×2×π = 2.5π

  所以相鄰跑道的周長差一定,總是:1.25×2×π = 2.5π

  起跑線的距離差也是:1.25×2×π = 2.5π

  生3:公式推導

  [5]跑道線的位置

  問:剛才有同學還在思考一個問題,跑步的時候,我們并不是壓在邊線上跑,而是在跑道的正中間跑,

  這樣會不會影響我們確定相鄰起跑線之間的距離呢?

  生:環寬都是一樣的,相鄰跑道的周長差一定,總是:1.25×2×π = 2.5π,

  只與環寬有關,與半徑、直徑、直道長度都無關,所以不影響。

  所以相鄰起跑線距離差就是2.5π。(課件演示直道部分)

  [3]拓展提高

  問:我們剛才只研究了400米跑步時起跑線之間的位置關系,那其他情況呢?

  問:你們還想了解那些田徑項目起跑線的確定方法呢?

  (50米、100米、200米、800米、1600米……)

  問:誰能解決第一個問題:50米的短跑,如何確定起跑線?

  生:只要在直道上跑完50米,就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問:誰能解決第2個問題:100米的短跑,如何確定起跑線?

  生:100米就不用,延長出去就可以在直道上跑。

  師:看來你是個善于觀察身邊事的孩子,我們跑道設計圖上真的有這樣一段延長線。(出示圖)

  問:如何確定200米的起跑線呢?用剛才研究的方法,自己算一算。

  問:為什么有的同學計算的這么快?

  生:由半圓和一條直道組成,比400米減少了一半

  長度差也減少了一半:7.85 ÷ 2 = 3.925(米)

  問:800米和1600米呢?

  生:800米:7.85×2 = 15.7(米)

  1600米:7.85×4

  反問:真的么?生活中是這樣的么?

  (第一圈周長不同,后邊第二圈可以串道,不需要多跑)

  師:其實串道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每個標準運動場都有專門的串道線。

  看來運動場里的數學問題還真是不少,我們今后還有機會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三、課堂小結:

《確定起跑線》教案(精選10篇) 相關內容:
  •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精選2篇)

    第五課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 《跳繩》教案(精選17篇)

    一、說教材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

  • 《溶解的快與慢》教案(通用5篇)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科學探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

  • 《仰臥起坐》教案(精選2篇)

    教 學 案課 題側手翻、仰臥起坐50-60米加速跑教學案序號授課時間xx年 月 日課 型新授教與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在保護下完成側手翻動作通過仰臥起坐的練習進一步發展腰腹肌力量。...

  • 《水是什么樣的》教案(通用2篇)

    本節課主要是要學生通過各種感官感知水,認識水是什么樣的,并能用語言準確描述所觀察到水的形態特征,了解物質三種常見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由于課前準備得很充分,所以學生上課時非常積極,動手欲望特別強烈,求知欲也特別強。...

  • 《跨越式跳高》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一、指導思想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遵循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增強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

  • 《導體和絕緣體》教案(精選13篇)

    13.導體和絕緣體【教學目標】1.了解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知道像鐵釘、鋁箔等物品,容易導電,被稱為導體;像塑料、干燥的竹簽等,不容易導電,被稱為絕緣體。2.認識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導體,哪些物品是絕緣體。...

  • 《腦與神經》教學設計(通用2篇)

    《腦與神經》教學內容分析:人類的信息傳遞與發達的大腦和神經有著密切的關系。大腦與神經之間的活動我們看不到,但是一些體驗與研究可以讓大家認識到腦與神經之間的聯系。...

  • 第20課:跳短繩-小學六年級下冊體育教案(精選2篇)

    學習階段:水平三 學習目標:在體育活動中尊重與關愛運動能力弱的同伴。 學習內容:跳短繩 學習步驟:一、分組活動,充分準備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分組跳長繩。 3、組織學生自己做柔韌練習。...

  • 體育和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产精品卡二卡三卡四卡区满十八 |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老熟欧美老熟妇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 成人网战 |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 | 啪一啪日一日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精品黄网在线播放 | 色婷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 一级黄色视 | 波多野结衣桃色视频 | 欧美另类精品xxxx孕妇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免费大视频 | 人妻少妇无码中文幕久久 | 成人一级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 欧美日韩国产的视频图片 | 中文1区| 91婷婷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 国产一级淫片久久久片a级 亚洲精品色播 | 久久久久久天堂 | a毛片网|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 五十路熟妇强烈无码 | 无码精品第1页 | 夜夜爽日日澡人人添 | 国产无人区二卡三卡四卡不见星空 | 色网站在线观看 | 麻豆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视频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 国产口暴吞精一区二区 | 大地资源免费高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