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如何張揚學生個性
馬斯洛認為:人的個性發展的最完善、最高級的形式,就是健康的個性。所謂健康的個性,從內部的心理機制來說,是一種與生理和諧發展的個性;從外部活動的效能來說,則是一種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創造性的個性。體育教學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張揚學生的個性,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是十分必要的。一、創造性學習,張揚個性
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加強教學的開放性,注重學生心靈的開放。可采用各種趣味濃厚的小游戲(如找朋友、鉆山洞等)或各種新穎別致的模仿練習(如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或把學習內容串起來,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而且教學效果也好,同時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他們的心態,采取一定的言語方法喚起學生的自然性,才能符合學生個性張揚,使學生快樂地學習。
抓住注意力。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所謂十個手指不一樣長。學生在課上的表現及反映也是不一樣的。個性化教學并不是盲目地順從學生,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任其自流。如果那樣,勢必影響整個班的教學秩序和效果。但如果看見學生稍微有一點點分心,就用斥責與懲罰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則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區別對待課上有異常舉動的學生,比如發現他在完成課的練習后,玩起了與課不相關的器材,應該尋求比批評更好的方法去教育他。抓住他的注意力,多讓他有一些表現的機會,表揚他的特長,鼓勵他主動積極地練習,這將使他與這個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學會使用創新專利,通過喚醒學生的人格,克服身體和外界的障礙,鍛煉意志,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進而化解焦慮、憤怒、驚恐等不良的情緒,使學生置身于愉悅的身心狀態中。通過體育教育讓學生認識自身能力的過程,也是學生建立自信、發掘潛能和實現自我的過程。一旦他們在運動鍛煉中,對自我有了新的認識,所獲得的價值認知,將會改善他的觀念、生活方式和情感,進而體現在他們學習和生活之中。
二、創造個性發展空間,張揚個性
技能學習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在掌握技能的快慢與程度上應給予不同學生不同的接受空間。課堂上應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這對“個性”的形成和發展也會起著積極的作用。如:在復習前滾翻的教學中,教師可提供多種練習內容讓學生根據自身基礎自由選擇;在墊上做團身滾動練習;由高處向低處滾翻;在幫助下做前滾翻成蹲撐的完整練習;無幫助下的完整練習;持球前滾翻的練習;前滾翻接創想動作練習等。借以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這樣的學習,既可以進一步強化基本技能的學習,又可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個體差異性,并不決定學生體育素質的進一步提高,不決定體育運動綜合能力的培養,也不決定獲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心狀態。比如:會當“小老師”。每個學生都想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取得好成績,得到別人的贊揚,這就是學習的成就動機,也是他們學習成功的需要。在課堂上,讓學生輪流當一回“小老師”,進行隊列操練,自編準備操、放松操,輔導同學練習等,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教學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盡情地“自我表現”和“自我發揮”,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顯示和發展。這樣既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又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和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指揮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注重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就會使學生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并認識到更高的學習目標。
三、創造合作性學習,張揚個性
由于體育活動大多是以集體協同方式進行的,學生在互相配合、協同的集體活動中,以身體活動為媒介,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可依賴性、信任感以及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對個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生互動拓展學習,張揚個性。一切雙人的對抗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在其對練習中都在保持一種相對的空間平衡,在競賽中則在爭奪空間的優勢。足球、籃球、排球運動給人提供了勇猛與雄健、靈活與技能、體能與意志、協作與戰術的展示空間。
自由活動,張揚個性。課上留給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可使學生在自由活動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合作學習內容,補償集體練習沒有充分達到自己的運動量,體能較好的學生通過分組比賽,來滿足自己負荷的需要,而對于體能差的學生,則可在自由活動中進行必要的調整。多項活動給每個學生提供較多的選擇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從中選擇一個或幾個自己感到合適的位置,并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使潛能得到挖掘。這種活動方式上的差異也可以加深個性上的差別。
合作中尋求完善自我,張揚個性。體育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融洽協調,互幫互學,共同生活,學會相互理解和關心。增強團隊意識,促進人的社會化。學生通過集體性的運動項目、定向越野運動、野外拓展訓練等,在運動中運用戰術,挑戰體力極限,承受勝負考驗,應對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共度難關,與人分享成功與快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拓展個性發展。在協作中履行各自的責任,體悟人的交往所產生的交通,進而理解人在集體中的角色,以及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獨特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