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劉翔,為國爭光》教學反思
體育課與其他學科一樣,作為體育老師也要在新課程的實踐中緊跟其后,盡可能地使每一堂課都能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價值;盡可能地落實《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充分反映教學內容的彈性和選擇性;努力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一切為學生著想。本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精神,根據我校實際,量力而行的原則,趁中老年教師調研之機,我為大家展示了一堂《學習劉翔,為國爭光》的課。課后我做了這樣的反思。一、成功的地方
1、我的設計是大膽的:能夠根據老教材三年級上冊第32課進行大膽的改編,既體現新理念,又實現老目標;能夠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課程新理念;能夠以情境導入法,在輕松、自然、和諧的氛圍中,培育學生學習劉翔,鍛煉身體,長大后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
2、內容的處理是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以前學過的內容和即將要學的內容,聯系起來了;課內所使用的器材,更簡單了;課的質量更高了。
3、同學們基本上明白怎樣利用所給的“墊子”來鍛煉自己的身體(手臂、腰部、腿部和全身的力量和柔韌)。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好奇性貫徹在整個活動之中。
二、不足的地方
1、“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由于關注了每一個活動的質量,出現了教學時間不足而導致結尾有匆匆收場之嫌。因為我是采用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也就是:教師提問,學生自練發現,同學交流評價,集體練習掌握,教師簡單小結。那么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練臂力、腰力、腰的柔韌性、腿力和全身的協調能力,而且每一個活動都要學生自己實踐、交流、再實踐,所以,作為老師是無法控制,只能是點到為止,尤其是最后“跨‘欄’比賽”,總有匆匆收場之嫌。
2、學生之間的差距太大。同樣一塊“墊子”,男女生之間、高矮生之間、素質好差之間,要完成同一個項目,難度實在太大。這要怪我當時一心想要貫徹“一物多用”,而沒有考慮同學之間確實存在的這種差距。
三、改進的地方
1、學生之間的差距,上課時,作為老師必須考慮。如果不考慮,那么課上的安全問題隨時可能發生,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2、課堂的量也要作一定的控制。如果在關鍵時刻,及時點撥和引導;另外還可以減量加質;那么也不至于導致結尾時有匆匆收場之嫌。
3、作為老師,要讓優秀學生在班級中展示自我的機會,要為全班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因為沒有時間,故沒有安排優秀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也失去了一次讓全班同學學習的大好機會。
總之,成功的地方要發揚、要完善、要推陳出新;不足的地方要進行回顧、梳理,要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值得深思和借鑒的,我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