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報紙球”——輕物擲遠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主教場是輕物擲遠,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初步學會擲遠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的有關投擲技巧的經驗,所以在這一節課目標實現不算太難,除此之外,本節課還有另外一個主題,那就是通過讓學生親手制作小器材,在運用這些小器材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去體驗體育無處不在,讓體育成為學生潛意識、習慣、生活的一部分。課前,我布置學生制作紙球,他們有些不明白:上體育課,老師干嘛讓我們用報紙做球?這個用報紙做的球有什么用?他們帶著許多疑問走進了這節體育課,這也正是我所希望達到的。開課時,他們發現自己親手制作的報紙球搖身一變,成了體育課上的運動器材。學生恍然大悟,哦!怪不得老師要我們做紙球。原來報紙也可以做成球。我讓學生自由地玩球,我對學生的要求是,怎么玩都行,想怎樣玩就怎樣玩,看誰的玩法多,看誰的玩法新,越稀奇古怪越好。學生的運動欲望高漲,個個躍躍欲試。這一環節,我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創造性地玩,玩出花樣。籃球運動等許多項目就是玩的過程中發現的,給學生創造的空間才會有發明的靈感。在學生玩的基礎上,老師再教大家玩一種——輕物擲遠,就進入了本節課的主教材了。
在主教材的學習中,先用學生示范、圖解、兒歌對輕物擲遠的動作要領進行講解和指導練習,再分組練習蹬地、轉體、揮臂等技術動作。在學生掌握了動作要領后,分兩大組進行集中練習,等到學生能熟練運用輕物擲遠技術以后,再讓學生自我檢測輕物擲遠的能力。
接下來的游戲,通過搬、抬運紙球的游戲,紙球從體育器材又變成了游戲中的道具,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紙球在體育鍛煉中的功能和作用。
舊報紙往往被扔進垃圾箱,但在這節課中卻發揮了大作用。總結時,我加以點撥:除了報紙,生活中還有些什么東西可以作為運動器材?學生肯定想出了很多。最后,老師提出了希望:創造性地把生活中的體育資源運用于體育鍛煉。
針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動作要領到底要不要講得那么細,課中的分解動作練習有沒有必要?因為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學習了動作要領之后,動作相反不協調了,變形的動作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