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動:應該怎么做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要關心別人,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活動準備:ppt、獨木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二、基本部分
(一)引入
1、介紹故事名字《應該怎樣做》
2、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兔子”和“小豬”
(1)引導幼兒與“兔子”打招呼
(2)觀察小豬圖片
提問:“小兔有個好朋友,是誰呀?小豬它怎么了呀?”
播放聲音:我的朋友小豬病了,我要去看望它。
師:“原來小豬病了,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望小豬好不好呀?”
3、師生一起去看望小豬
在路上遇到小鳥、小牛,引導幼兒與動物朋友們打招呼。
小結:看到認識的人要打招呼。
b 過獨木橋
(1)提問:“看,前面有座獨木橋,小橋這么窄,我們這么多人怎么過去?”
(2)體驗過獨木橋的情境,引導幼兒一個一個排隊過去,慢慢走,不推別人。
3小豬門前
提問:“小豬家到了,門關著,我們怎么進去?”
讓幼兒體驗一下敲門這一情境。
4、到了小豬家
提問:“豬媽媽知道我們來做客,給我們準備了好多的蘋果,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
提問:“小蘋果有幾個?大蘋果有幾個?大蘋果只有一個,給誰吃呢?為什么?”
5、想辦法讓小豬開心起來。
提問:“小豬生病了,一點也不開心,有什么辦法讓它開心起來么。”
6、留下來陪小豬
提問:“唉呀,天黑了,小豬想請朋友們留下來和它一起睡,你愿意嗎?”
小結:不回家要和家里的人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