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動《樹葉媽媽和孩子》說課稿
第一部分是說教材 1、分析教材: 《樹葉媽媽和孩子》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上學期的一個科學教育活動,活動內容是許多黃色和綠色的樹葉寶寶,來找他們的黃色樹媽媽和綠色樹媽媽,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和區別綠色和黃色。在活動中,老師扮演樹媽媽,孩子們做綠、黃兩色的小樹葉,整個活動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就像一個慈祥的媽媽,在自己家中和孩子做了一個快樂的游戲,我很喜歡這個活動。 2、分析幼兒: 小班上學期的幼兒思維直觀,具備一定的觀察力,大多數幼兒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教材本身的特點,制定以下兩個目標: a、認識、區別綠色和黃色,能以一對應找到相同的顏色。 b、體驗媽媽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4、教學準備: a、用卡紙自制綠色樹葉、黃色樹葉掛件若干。 b、自治綠色樹干、黃色樹干各一棵,配班老師一名。 第二部分說教法 新《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在活動中,我采用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游戲方法,創造一種濃濃的親情氛圍,讓幼兒在親子游戲中加深鞏固知識,體味親情的愉快和喜悅。 第三部分說教學程序: 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導入部分——以手偶游戲的形式引出課題。 教師兩只手分別套上綠樹葉寶寶和黃樹葉寶寶,把兩手背在身后走進活動室,然后把綠樹葉和黃樹葉寶寶展示給幼兒看,用樹葉寶寶的口吻介紹給小朋友。“我是綠樹葉寶寶,我穿著綠色的衣裳,我的名字叫綠綠”,在樹葉寶寶的自我介紹過程中,加深了孩子對綠色和黃色的印象。 2、基本部分“ a、教師捧出一籃子混合在一起的綠樹葉和黃樹葉,請每一個幼兒拿一片,然后提問:你拿的樹葉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叫什么名字?這籃子里的寶寶顏色都是一樣的嗎?提問5——6個幼兒,幼兒與老師在這簡單的一問一答中,對綠色和黃色的知識已經和潛移默化的印在腦海中。 b、在幼兒認識了了白色和黃色的基礎上,開始做”樹葉寶寶找媽媽“的游戲。 老師告訴幼兒,你們在這玩的很高興了,可是,你們的媽媽好著急呀!你們看,媽媽找你們來了! 此時,執教老師和配伴老師把綠色樹干和黃色樹干掛在身上,模仿術媽媽的口吻說:“我是綠樹干媽媽,我的綠樹葉寶寶們快過來吧”!吃綠樹干的寶寶來找綠樹媽媽,“我是黃樹干媽媽,我的黃樹葉寶寶們快過來”,吃黃樹葉的幼兒來找黃樹媽媽。 綠樹干媽媽和黃樹干媽媽分別把手臂伸出來,讓孩子們把相同的顏色數也掛在自己身上,聯系了幼兒一一對應找相同顏色的能力。此時,一定會出現有些幼兒找不到媽媽的情形,老師可以提醒說:“孩子,我收你的媽媽,快來把樹葉掛在媽媽身上吧!”這是一個老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機智。 c、結束部分: 放兒童歌曲《秋天》的錄音磁帶,樹干媽媽轉著圈,幼兒在樹下自由的舞蹈,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本課。 第四部分 活動效果: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始終處在一種非常樂意參與的狀態,和老師之間有著一種的特別默契的互動。每一個孩子都投入到“小樹葉”這個角色中來,和樹葉媽媽快樂的交流。在這種濃濃的親情氛圍里,孩子們潛移默化的認識了,區別了綠色和黃色,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水到渠成的得以實現。 第五部分活動延伸: 我準備了兩個延伸活動: 1、課后把樹干粘貼在活動室區角內的墻上,讓幼兒拿相同顏色的樹葉粘貼在樹干上,加深鞏固對綠色和黃色印象。 2、讓家長來接送孩子的路上,利用秋季綠、黃樹葉交際的時期,來辨別綠樹葉和黃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