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玩(精選10篇)
大家一起玩 篇1
設計意圖:擁有健康的體魄、積極的精神、靈敏協(xié)調(diào)的身體動作是孩子身體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要發(fā)揮集體活動的優(yōu)勢,讓孩子感受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從而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到體育集游戲活動中來。在學會玩常見的運動器械的同時,努力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主動性、積極性。
活動目標
1.會玩常見的簡單運動器械。
2.會鉆、爬、滾、攀登等動作。
3.感受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墊子、圈、竹梯子、體操棒、沙包、玩具、輪胎、攀登架、球等若干,動物頭飾若干。
過程建議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幼兒均扮演成動物。
教師提示:森林要開運動會啦,小動物們和我們一起來鍛煉身體,準備參加比賽吧。
2.師生共同商議:想一想小兔最喜歡玩什么?(跳躍)小貓、小狗、小猴呢?師生共同商議將適合小動物鍛煉的器械放在場地上。
3.場景布置:師生選擇最適合的器械,共同布置場地。
4.集體練習活動:
(1)分散活動:幼兒嘗試各種器械的玩法,教師注意安全保護。
(2)集中活動:小猴摘桃(攀登架)和小烏龜爬爬(墊子),讓幼兒示范各種不同玩法。
(3)分散活動:動物寶寶們,剛才的哪些器械還沒玩過,或想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可繼續(xù)玩!鼓勵幼兒變換花樣玩、玩盡興。
延伸提示
1.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經(jīng)常組織幼兒玩一些綜合運動器材。
2.要求家長在雙休日帶孩子到社區(qū)休閑場所嘗試玩一些大型運動器械。
大家一起玩 篇2
大家一起玩
教學目標:
1.感受游戲中規(guī)則的作用。
2.游戲中能遵守規(guī)則,與伙伴快樂游戲。
教學重難點:
明白什么是規(guī)則,能從遵守游戲規(guī)則中感受到要遵守學校、生活中的規(guī)則。
教學準備:
1.課件。
2.學生回顧喜歡的游戲,知道其規(guī)則。
3.教師準備游戲道具:大小一樣的臉譜數(shù)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動動玩玩
師:大家都喜歡玩游戲吧!今天,我們就來玩“帖鼻子”好嗎?…
生:好!
師: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來吧!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貼得又快又好。
(各小組選好代表,并請代表上臺站好。老師隨手為各組畫一個臉譜,再發(fā)給每個代表一個“鼻子”,然后為代表蒙上眼睛,同時請其中一代表轉(zhuǎn)三圈后宣布游戲開始,各代表進行游戲。)
(學生分別為自己小組喊加油,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笑得合不攏嘴,有的只喊老師偏心不公平。臺上代表有的很快就帖好了,有的連方向都找不著。)
師:好,老師宣布第x小組獲勝。
生1:老師,不算。
生2:對。不算。老師偏心,我們組的代表轉(zhuǎn)了三圈,其余的都沒轉(zhuǎn),當然找不到位置啦!
生3:對,一點都不公平。
師:看樣子同學們對老師的意見還挺多的,好吧,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說出來吧,老師洗耳恭聽。
生1:……
師:哦,看樣子是老師沒考慮周到。那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使我們的游戲變得公平呢?
(板書:“游戲怎么玩?”)
生1:我覺得應該定一些規(guī)則。
生2:對!得定規(guī)則。
(板書:制定規(guī)則)
師:那你們想定些什么規(guī)則呢?大家可以商量商量。
(各小組認真地思考、交流)
師:討論好了嗎?
生1:臉譜大小要一樣。
生2:大家站的距離也要一樣。
生3:統(tǒng)一都轉(zhuǎn)三圈。
生4:要規(guī)定時間,超出時間的就算輸了……
師:同學們?yōu)榱擞螒虻墓剑黄痖_動腦筋制訂了游戲規(guī)則,是啊,老師怎么沒想到這么多呢!那你們還想重新來玩一次嗎?
生:想。
(第二次游戲。因為有了大家一起制定的規(guī)則,同學們玩得非常帶勁。)
師:讓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向勝利的小組表示祝賀。
(教師小結(jié):玩游戲一定要有規(guī)則,沒有規(guī)則游戲無法進行;但是有了規(guī)則不遵守,游戲同樣進行不下去。)
活動二:看看想想
師;看看,她們的游戲怎么玩不下去了?
(觀看跳皮筋片段一)
師:跳皮筋的小朋友這樣做對不對?
生:不對。
師:是啊,大家玩得好好的,就因為她耍賴皮,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鬧得大家不歡而散。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嗎?
生:……
師:像她這樣耍賴皮的同學,我們做游戲的時候都不歡迎,是嗎?不知道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有。
(觀看跳皮筋片段二)
師:她們的跳皮筋游戲繼續(xù)玩下去了嗎?
生:玩下去了。
師:她們不是說耍賴皮就不玩了嗎?
生:……
(師小結(jié):因為有位同學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同學們都不想和她玩,,還好她及時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改正了過來游戲才能正常進行。)
師:聽!怎么有群同學吵起來了?
(觀看打乒乓球片段一)
師:他們放著好好的乒乓球臺為什么不玩,怎么好吵起來了?
生:他們都想先玩,你不讓我,我不讓你。
師:他們這樣做對不對?
生:不對!
師:是啊!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呀!你能幫他們想想辦法讓游戲繼續(xù)進行下去嗎?
……
師:同學們真棒!給他們出了這么多的好主意,他們也商量到了好主意,你瞧!
(看打乒乓球片段二)
師:遵守游戲規(guī)則實在是太重要了,不遵守規(guī)則游戲就無法進行下去。你聽錄像中的小朋友說的……
(課件:念兒歌)
師:我們也一起來念一遍好嗎?
(課件出示兒歌內(nèi)容)
師:請你和他們一起來。
(和錄像中的同學一起念。)
(板書:遵守規(guī)則)
活動三:說說寫寫
1.說游戲
師:你們平常經(jīng)常玩些什么游戲,都有什么規(guī)則,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生:……
2.寫游戲
師:同學們介紹得可真詳細,說得老師都想玩玩了。書上的同學們想考考大家呢?請翻到課本52面,請你試著寫出鉆山洞和下國際象棋的一或兩條游戲規(guī)則,能完成嗎?
生:能完成。
師:那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
(學生操作,師巡視)
師:能說說你寫出的游戲規(guī)則嗎?
生:……
師:同學們真是太厲害了。老師想做一項調(diào)查,看看哪些游戲最受同學們的歡迎,你們能幫幫我嗎?
生:能!
師:真是太感謝同學們了,請各小組討論一起完成老師發(fā)的這張表。
(發(fā)表,各小組開始填寫)
師:哪個小組能上來介紹一下你們小組喜歡的游戲和游戲的規(guī)則?
(各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
3.教師小結(jié),結(jié)束本課
師:同學們表現(xiàn)得可真棒,不僅知道這么多的游戲還知道它的規(guī)則,也知道了玩游戲一定要有規(guī)則,還要遵守規(guī)則,否則游戲就無法進行下去。真的是:(同學們跟著一起說)守規(guī)則,真重要,沒有規(guī)則亂糟糟。耍賴皮,壞規(guī)矩,沒人和你在一起。
大家一起玩 篇3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大家一起玩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活得快樂。
2、學說短句:“寶寶,我和你一起玩。” 、“大家一起玩,真開心。”
3、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兩個不同表情的寶寶、布娃娃、小狗、小猴、音樂cd。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圖上還有寶寶(帶有難過表情),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
師:這是寶寶的家,寶寶怎么了?寶寶為什么不開心?(幼兒自由猜測)
2、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師:原來媽媽不在家,寶寶一個人在家,沒有人陪寶寶一起玩,寶寶想:“唉,我和誰一起玩呢?沒有朋友真寂寞。”小朋友,你們能寶寶想想辦法,讓寶寶開心起來嗎?(幼兒自由發(fā)言)
(2)師出示布娃娃,提問:你們看,誰來了?布娃娃來干嗎?那它是怎么跟寶寶說的?(幼兒回答后,請幼兒學說“寶寶,我和你一起玩。”)
(3)同上方法分別出示小狗和小猴。
3、理解故事內(nèi)容,師講述故事一遍。
師:有這么多朋友陪寶寶一起玩,寶寶后來有沒有開心起來呢?我們一起來聽下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題目叫《一起玩》。
提問:
(1)寶寶后來有沒有開心起來呢?都有誰跑過來跟寶寶玩呢?
(2)布娃娃跑過來,對寶寶怎么說?(幼兒回答后,請幼兒學說“寶寶,我和你一起玩。”)
(3)小狗跑過來,對寶寶怎么說?(幼兒回答后,請幼兒學說小狗的話)
(4)小猴也跑過來,對寶寶怎么說?(同上)
(5)玩具櫥里的小動物都出來和寶寶一起玩。寶寶高興嗎?那他說了一句什么話?(請幼兒學說:“大家一起玩,真開心。”)
4、聽錄音機完整講述故事第二遍。
延伸討論:怎樣才會使自己開心?
師:寶寶有了這么多朋友跟她一起玩,真開心!要是沒有這些朋友陪寶寶玩,寶寶會開心嗎?
師:要是在家里,只有你一個人玩,你會開心嗎?所以有朋友一起玩才開心,那你們想找朋友一起玩嗎?
5、游戲:找朋友。(根據(jù)歌詞邊唱歌邊找朋友)
師:我們可以找一個朋友,可以找兩個朋友,也可以找好幾個朋友。找到朋友后面對面,手拉手,邊做動作邊唱歌好嗎?
師:和朋友一起玩,開心嗎?恩,大家一起玩,真開心!那讓我們一起再到外面玩會吧!(出活動室,結(jié)束課時)
四、活動總結(jié):
教師針對幼兒不同的表現(xiàn)給予不同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成功感和愉悅感。同時照顧到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在活動區(qū)可以把今天活動所用教具放在表演區(qū),以便幼兒能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可以進行表演,從而加深對今天所學內(nèi)容的印象。
大家一起玩 篇4
設計意圖:
它是屬于社會領域范疇的一個活動,由于托班的寶寶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多數(shù)又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幼兒園,初次進入一個陌生的大集體,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和出現(xiàn)不合群現(xiàn)象,在日常的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寶寶爭搶積木,同伴一起玩的意識還比較薄弱,這樣就會影響幼兒的個性發(fā)展。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托班社會活動《大家一起玩》,且托班的寶寶的思維主要是以具體形象性思維為主,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表演和討論的形式,給寶寶以感性的認識,并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適合合作玩的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讓幼兒知道玩具要大家一起玩。
2、愿意參與集體活動,能跟著老師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請大班幼兒作情景表演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常玩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組織活動。
(出示各種常見的積木)這是什么?寶寶要怎么玩積木?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大哥哥和大姐姐,他們也在玩積木,我們寶寶仔細看,哥哥姐姐是怎么玩積木的?
環(huán)節(jié)分析:我出示寶寶平時熟悉和愛玩的積木,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問:“這是什么?寶寶怎么玩積木?這種直接導入式提問,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準備。
二、寶寶觀看情景表演。
1、表演至哥哥搶姐姐的積木,姐姐哭了。
提問:1、哥哥和姐姐在干什么?姐姐為什么哭?
2、寶寶說說看,積木要怎么玩?
環(huán)節(jié)分析:讓寶寶在觀看了情景表演后,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是幼兒前期活動的再現(xiàn),以便幼兒結(jié)合自身的活動經(jīng)驗,說說:姐姐為什么哭?再請寶寶說說該怎么玩積木?哥哥這樣做對嗎?
2、表演后半段:哥哥和姐姐一起玩積木。
提問:1、哥哥對姐姐說了什么話?
2、他們倆現(xiàn)在是怎么玩積木的?
3、哥哥和姐姐玩積木真好,我們給他們拍拍手,和哥哥姐姐打招呼說:“再見”。
環(huán)節(jié)分析:讓寶寶再看一遍哥哥和姐姐現(xiàn)在又是怎么玩積木的?把問題先拋給寶寶,讓寶寶們帶著問題觀看,哥哥對姐姐說了什么話?他們現(xiàn)在是怎么玩積木的?這種讓大班幼兒情境的方式,既形象又逼真,符合托班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情景表演將寶寶直接引入到幼兒現(xiàn)實的活動中去,感受大家一起玩的開心。
三、教師簡單小結(jié),用兒歌的方式讓寶寶知道大家一起玩。
環(huán)節(jié)分析:讓寶寶們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進行交流。我們寶寶應該怎么完積木?用兒歌的方式結(jié)束活動,與哥哥姐姐說再見,使整個活動比較流暢地結(jié)束。
大家一起玩 篇5
設計思路: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糾紛。如: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不會和別人一起玩。為此,設計本次教學活動。
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其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學習一定的交往方法,激發(fā)幼兒交往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同時,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和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情緒。
2.初步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和討論,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合作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活動重點:
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合作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活動難點:
通過實踐和討論,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
活動準備:
小騎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等; 活動音樂;
ppt:大家一起玩。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老師知道小朋友可愛玩玩具了,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
很多玩具,現(xiàn)在就請大家一起玩吧” !
1.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觀察幼兒情況。
2.集中表達,體驗快樂。
提問: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好玩嗎?
(大家一起玩是很快樂的事)。
二、看ppt(大家一起玩)前半部分,討論交流、樹立
是非觀念。
1.討論:“他們?yōu)槲覀儽硌萘艘患裁词虑椋俊?/p>
2. 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應該怎么做才對?
三、積極動腦、嘗試體驗,學習一起玩的好方法。
1. 教師出示小騎車,問:你們想玩嗎?
2. 提出問題: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xiàn)在只有
一輛車,怎么辦呢?
(鼓勵幼兒積極動腦、舉手發(fā)言,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幼兒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后玩,就是輪流玩)。
3. 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
四、看ppt后兩部分。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找到了大家一起玩的好方法,體驗
一起玩的樂趣。玩時要勇敢地說出心里的想法,互相
謙讓、有禮貌,愛惜玩具、注意安全、不影響妨礙別人。
五、結(jié)束部分,鼓勵幼兒正確與他人分享玩具。
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
六、延伸活動:
1.和臨班同伴分享玩具,體驗一起玩的樂趣;
2.分組一起玩角色游戲:超市、銀行、娃娃家等。
大家一起玩 篇6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能與同伴交換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互相玩玩具,發(fā)現(xiàn)可以用交換、輪流、合作的方法玩到更多的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周圍的同伴一起玩的。學習初步的社交方法。
3、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初步懂得互相謙讓、愛護玩具。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個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自帶玩具,教師:小朋友都帶來了好玩的玩具,每一樣玩具都很好玩,現(xiàn)在請你們帶著自己的玩具去玩。[點評:讓幼兒在自由愉快的玩耍中主動地嘗試與同伴交往。
2、組織幼兒討論。教師提問:你帶了幾樣玩具?剛才玩玩具時,你玩了幾樣?哪些小朋友玩了許多玩具?怎么玩的?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同伴一起玩的,教師引導幼兒從中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出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并表揚互相謙讓的幼兒。[點評:讓幼兒從自己的實踐中找出方法并與全班小朋友交流,給幼兒互相學習的機會。教師適當總結(jié),幫助幼兒學會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
3、請幾組幼兒上來演示一下剛才玩玩具的情況,讓幼兒互相學習如何一起玩玩具。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愛護玩具。玩“玩具寶寶我們愛護你”的游戲,讓幼兒對著玩具寶寶說,增加活動的游戲性。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活動,嘗試與別人交換、輪流、合作玩玩具,教師巡回指導。要求(1)鼓勵幼兒主動與別人交換玩具,能夠互相合作、謙讓。(2)在玩耍中注意指導幼兒愛護玩具。[點評: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實踐,主動交往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在幼兒看圖書時,區(qū)角活動時,喝水、分點心引導幼兒輪流、合作、互相謙作,使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
大家一起玩 篇7
一、主題來源:
小班的小朋友剛剛走到了一起,彼此還不太熟悉,加上絕大部分小朋友是帶著獨生子女的優(yōu)越性及家庭小太陽的身份入園的。因此,諸如自私、任性、專橫、孤僻、脆弱等的性格在幼兒身上時有表現(xiàn)。開展>的主題活動,充分利用物(玩具和圖書)的媒介作用,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教育,幫助幼兒樹立集體意識,同時培養(yǎng)幼兒愛護玩具和圖書的習慣,形成友愛謙讓,互相尊重與關(guān)心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二、預設主題目標:
1、繼續(xù)認識班上常用的物品,掌握簡單的使用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形成友善謙讓的品德,促進幼兒友好相處。
三、主題網(wǎng)絡:
美術(shù):寶寶的小花被我們都是好孩子看圖講述:搭積木玩具交換玩玩具寶寶要回家我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玩具好朋友玩具回家(認識顏色標記)玩具找朋友(認識形狀標記)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四、布置玩具的家:
1自帶玩具歸放。
2與幼兒討論設計標記,按標記歸放玩用具。
3在美工區(qū)制作花串,美化墻飾。
五、日常活動
1、讓幼兒學會正確洗手,認識標記,排座位,鼓勵幼兒自己走進教室。能用英語:“GoodmorningMr.Li”“GoodmorningMr.Fei”和“ByeByeMr.Li”“ByeByeMr.Fei”老師打招呼和道再見。
2、聽說游戲:猜猜我是誰以游戲形式繼續(xù)讓幼兒猜猜小朋友的名字,熟悉同伴的名字。
六、家園共育:
1、家長鼓勵孩子在家自己收拾玩具,不包辦代替。
2、家長盡可能地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玩耍;并鼓勵孩子與同伴分享好東西。
3、請家長為孩子帶一些孩子的玩具或在家中常玩的東西到幼兒園,讓孩子學習一起分享。
七、區(qū)域活動生活區(qū):
喂小動物: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穿珠子:自由練習。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扣紐扣:準備縫有各種紐扣的小衣服或小動物,供幼兒解開、扣上。
美工區(qū):撕紙:汽車。紙團印畫。
捏橡皮泥:提供泥工板、模具等,供幼兒印、壓、搓。
益智區(qū):配瓶蓋。
找朋友:準備多種圖片,將生活中配合使用的物品兩兩相配。
語言區(qū):看圖書:自由閱讀。
打電話:提供電話機讓幼兒自由交談。
八、預設活動:
1、數(shù)學:玩具回家(認識顏色標記)2、社會:玩具交換玩3、歌曲:漱口4、美術(shù):吹泡泡5、數(shù)學:玩具找朋友(認識形狀標記)6、體育:靠著扶梯走7、語言:公雞和小鴨子8、聽說游戲:找朋友9、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10、故事:小兔拔蘿卜11、美術(shù):吹顏色12、社會:玩具寶寶要回家
大家一起玩 篇8
東營區(qū)實驗幼兒園 萬娜娜
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健康領域指導要點明確要求“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幼兒園,初次進入一個陌生的大集體,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個別幼兒便出現(xiàn)了不合群現(xiàn)象,這樣就會影響幼兒個性的發(fā)展。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我設計了小班教育活動《大家一起玩》,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活動中我運用了四幅幼兒喜愛的形象生動的掛圖,并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適合合作玩的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圖、磁帶、錄音機、積木、玩具輪胎
活動過程:
1、導入:寶寶們,我們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吧,(聽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種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我們做動作真開心呀。有個叫蘭蘭的小朋友也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看看蘭蘭在幼兒園玩的開心嗎?2、出示掛圖,幼兒觀看。
圖一、這個小朋友叫蘭蘭,你們看她在干什么?(搭積木),她和誰在玩?你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呢?請看下圖。
圖二、蘭蘭怎么了?她為什么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快樂起來呢?(幼兒說自己的辦法)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看看蘭蘭的小伙伴是怎樣做的?
圖三、小伙伴哄她(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蘭蘭聽到小伙伴的道歉還生氣么?對,不生氣了。那后來會怎么樣呢?寶寶們,你們猜一下?(幼兒自己說)下面我們看一下你們猜的對不對?
圖四、蘭蘭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樂呀!
3、老師提問:
你們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大家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搭好的積木時,你該怎么辦呢?(個別幼兒回答)對了,要說對不起,要向別人道歉,這樣別人就不生氣了。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呢?
4、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如發(fā)現(xiàn)一個人玩玩具,教師引導幼兒和大家一起玩。
5、請小朋友說:你剛才是怎樣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樂嗎?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樂,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塊吃,現(xiàn)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活動結(jié)束:
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塊出去做游戲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帶出)
大家一起玩 篇9
活動目標:
1.復習表示人的五官的漢字及復習學過的兒歌
2.可以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加強對漢字的認知及人物名稱。活動準備:字卡:嘴、臉、頭、眉毛、眼睛、鼻子、多個兒歌。游戲 一:《逛公園》幼兒律動開火車人室,地人室前告訴幼兒車上除了有小朋友我們看一下還有誰在車上啊,教師出示人物名稱字卡: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爺爺、奶奶、寶寶、珍珍。,幼兒便把老師出示的字卡大聲讀出來。游戲
二:《反映快》教師先出示字卡讓幼兒一起讀一遍,再請幾位幼兒上前先問幼兒手中拿的是什么字,幼兒說完后請幼兒找個位置站好當老師讀到某一字卡時(比如“眼睛”)拿著眼睛的幼兒便向前跳一步,以此類推,表現(xiàn)好的幼兒有貼紙如果跳錯或不跳的幼兒便有相應的懲罰,(被錘子敲一下屁股)請幼兒多玩兩次。
游戲三:《小廣播》出示準備好的兒歌題目第一次先請幼兒上前抽一張字條,再把抽到的兒歌讓全部幼兒大聲讀出來,第二次請幼兒拿著字條到家長面前讓家長抽,幼兒便把抽到的兒歌再大聲讀出來,此游戲玩五文遍。
游戲四:《開火車》提前把準備的字卡放在幼兒椅子下面,教師讓幼兒把椅子下面的字卡拿出來,請個別家長當火車頭請個家長當收票員,當聽到“請上車,”拿著相應字卡的幼兒便把票拿到收票員那檢票對了可上車坐到火車上,以類推全部幼兒都上車后,便可以開著火車回家。(上側(cè)所)
游戲三:《小廣播》出示準備好的兒歌題目第一次先請幼兒上前抽一張字條,再把抽到的兒歌讓全部幼兒大聲讀出來,第二次請幼兒拿著字條到家長面前讓家長抽,幼兒便把抽到的兒歌再大聲讀出來,此游戲玩五文遍。游戲四:《開火車》提前把準備的字卡放在幼兒椅子下面,教師讓幼兒把椅子下面的字卡拿出來,請個別家長當火車頭請個家長當收票員,當聽到“請上車,”拿著相應字卡的幼兒便把票拿到收票員那檢票對了可上車坐到火車上,以類推全部幼兒都上車后,便可以開著火車回家。(上側(cè)所)
大家一起玩 篇10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同伴交流的意識。獨占意識較強,有好吃的東西或好玩的玩具總是喜歡自己獨霸,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最近我們班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有的孩子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給別人玩;有的孩子見到喜愛的玩具就要,若不給他就哭(或告狀);有的干脆去別人那里爭搶玩具;還有的想玩但沒達目的就傷害別人(踢人或抓人)。小班幼兒的培養(yǎng)目標中有“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戲,嘗試學習分享等待,體驗其中的快樂。”因此我選擇了《胖熊吹氣球》這個內(nèi)容,但是結(jié)合孩子們現(xiàn)階段的情況,進行了一定的改編。
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滿足自己的前提下再與同伴分享,我把胖熊與朋友分享,改為與同伴交換玩具,并在過程中學說詢問的短句,這也是如何與同伴交換的方法。第一環(huán)節(jié)以猜禮物的形式引出,主要是引起孩子的興趣,自然引出故事,一個人玩很沒勁也是為后面大家一起玩真快樂做好鋪墊。第二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木偶表演感受小熊和朋友交換玩具的快樂,通過說說、演演知道想玩別人玩具時可以怎么說。第三環(huán)節(jié)則是在真實的游戲中,對故事理解的實際運用,使孩子在交換、分享中感受到和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情景體驗中嘗試與同伴分享玩具,感受一起玩的快樂。
2、理解小熊交換玩具的故事情節(jié),并愿意用簡單的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氣球、自帶玩具
活動過程:
•猜禮物——通過問題情境引出故事
1.今天有個朋友來我們小二班做客了,看看是誰?
(出示小熊,互相打招呼)
1.小熊:今天我?guī)砹艘环荻Y物,請你們猜猜是什么?(出示布袋)
1.小結(jié):你們真棒,猜對了,這個氣球是圓圓的、紅紅的,摸上去軟軟的,是小熊最喜歡的玩具。
二、看表演——在故事情景中,感受小熊和朋友分享氣球的快樂
1.木偶表演一:小熊和小貓換玩具
•小貓想玩小熊的玩具,它是怎么說的?小熊愿意嗎?
•小結(jié):小貓想玩小熊的玩具,會有禮貌地跟小熊說,小熊同意了,經(jīng)過別人同意后才能交換玩具。
1.木偶表演二:小狗、小鴨都要和小熊換玩具
•小熊該怎么辦呢?
•如果你是小狗或小鴨,你會怎么辦?
•小結(jié):幾個人都想和小熊換玩具時,可以一個一個輪流玩,也可以一起玩,還可以先去找別人交換,等他們玩好了再回來。
•玩玩具——嘗試與同伴分享玩具,感受一起玩的快樂
1.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玩具,我們和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吧,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記得跟他說句好聽的話。
1.幼兒一起玩玩具,老師也拿一個玩具和小朋友一起交換、分享。
•針對孩子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引導:如有幼兒不同意交換或有幾個孩子想跟同一個孩子交換玩具等
•誰跟朋友交換玩具了?你玩到了哪些玩具?
3、小結(jié):你也玩,我也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交換,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