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計算活動比較多少(精選2篇)
小班計算活動比較多少 篇1
小班計算活動:比較多少
劉慧敏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系。
3、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和難點 :
讓幼兒學習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兔寶寶、禮物盒子、裙子和帽子若干。
2、供幼兒操作的材料,貓、狗、小雞的圖片、及魚、骨頭、蟲子若干。
3、輕松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呀?(出示兔媽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吧,原來今天是兔寶寶們的生日,兔媽媽給她們買了一些禮物,你們看!(出示禮物裝有裙子的禮物盒)你們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嗎?(教師拆開禮物盒出示裙子)幼兒回答(裙子)可是兔媽媽不知這裙子夠不夠分給每一只兔寶寶呢?(幼兒討論)請幼兒示范、操作。(幼兒觀察他是怎樣分的?)然后提問幼兒: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樣發現的?(教師小結用一一對應的方面記錄結束)
2、出示另一盒禮物(里面裝帽子)
教師:“兔媽媽還買了一份禮物!我們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請一位幼兒拆,并進行分禮物。看看有什么發現!(一樣多)
3、最后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學會了一個本領。能用一一對應方法記錄,幫助了兔媽媽。以后我們就可以用這個方法,找出誰多誰少了。
二、幼兒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
1、兔媽媽高興極了,為兔寶寶們開了一個生日舞臺,你們看她請來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貓、狗、小雞、兔子的圖片)你們知道它們都喜歡吃什么嗎?(貓喜歡吃魚、狗喜歡吃骨頭、小雞喜歡吃蟲、兔子喜歡吃紅蘿卜)兔媽媽說小朋友們這么聰明還想我們幫她個忙呢?(事情是這樣的:兔媽媽請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準備夠了沒有。想請大家來給她幫幫忙,行嗎?)小朋友你們想想辦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什么食物和動物是一樣多的?(告訴小朋友,每個袋子里食物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比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要動腦筋)引導比完后還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小朋友我這里有三個大碟子,食物多了的請到1號碟子前面來。
食物少了的請到2號碟子前面來。食物和小動物一樣多的請到第3號碟子前面來。全都分好后,我們一起把食物送到兔媽媽家去。
3、分組幼兒操作,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
第一組幼兒:食物4動物5,顏色相同
第二組幼兒:食物5動物5,顏色相同
第三組幼兒:食物4動物5,顏色不同
第四組幼兒:食物5動物6,顏色不同。
小班計算活動比較多少 篇2
一、設計意圖: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我在設計這活動時,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題不宜太難,以情景表演引入課題,請來動物過生日,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比較出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機會,有利于幼兒的認知活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表達多少的數量關系。
3、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重點和難點 :
讓幼兒學習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
四、活動準備:
1、兔媽媽、兔寶寶、禮物盒子、背包和帽子的圖片若干。
2、供幼兒操作的材料,貓、狗、小雞的圖片、及魚、骨頭、蟲子若干。
3、輕松歡快的音樂。
五、活動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呀?(出示兔媽媽)兔媽媽生了幾只兔寶寶呀?(出示4只兔寶寶)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吧,原來今天是兔寶寶們的生日,兔媽媽給她們買了一些禮物,你們看!(出示禮物裝有帽子的禮物盒)
——你們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嗎?(教師拆開禮物盒出示帽子)幼兒回答(帽子)
——可是兔媽媽不知這帽子夠不夠分給每一只兔寶寶呢?(幼兒討論)
——請幼兒示范、操作。(幼兒觀察他是怎樣分的?)
——然后提問幼兒: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樣發現的?(教師小結用一一對應的方面記錄結束)
(2)出示另一盒禮物(里面裝背包)
教師:“兔媽媽還買了一份禮物!我們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請一位幼兒拆,并進行分禮物。看看有什么發現!
(3)最后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學會了一個本領。能用一一對應方法記錄,幫助了兔媽媽。以后我們就可以用這個方法,找出誰多誰少了。
(二)幼兒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
1、兔媽媽高興極了,為兔寶寶們開了一個生日舞臺,你們看她請來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貓、狗、小雞、兔子的圖片)
——你們知道它們都喜歡吃什么嗎?(貓喜歡吃魚、狗喜歡吃骨頭、小雞喜歡吃蟲、兔子喜歡吃紅蘿卜)
——兔媽媽說小朋友們這么聰明還想我們幫她個忙呢?(事情是這樣的:兔媽媽請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準備夠了沒有。想請大家來給她幫幫忙,行嗎?)
——小朋友你們想想辦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告訴小朋友,每個袋子里食物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比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要動腦筋)
2、分組幼兒操作,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
第一組幼兒:食物4動物5,顏色相同
第二組幼兒:食物5動物4,顏色相同
第三組幼兒:食物4動物5,顏色不同
第四組幼兒:食物5動物6,顏色不同。
六、教后反思:
1、利用故事引入法導入活動,以孩子喜歡的小動物為主線,主要運用游戲的方法 ,使幼兒在活動中逐漸感知比較4以內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游戲法的運用是小班集體教育活動中獨具特色的并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2、活動中其他教法的恰當運用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輔助作用。
3、在時間的調配上,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規定上課的時間為15——20分鐘,但是在操行強的計算活動中,這時間對于我來說,明顯是不夠用。該如何把控好這有限的時間,這是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急需解決和改善的一個問題。
4、在操作環節中,幼兒的合作意識欠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搶圖片、漫無目的進行粘貼的幼兒大有人在,這在今后的活動中也需不斷地落實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