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敲門(精選3篇)
是誰在敲門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教師、同伴,一時難以適應,要記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難。怎樣讓他們輕松愉快地記住同伴姓名,進而逐步融入集體呢?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歌曲《是誰在敲門》簡短有趣,表現了主客兩人對話的情景。特別是“你是”這句可任意替換幼兒或小動物的名字,是幼兒學習的興奮點,能使幼兒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和游戲相結合的對唱形式較新穎,易引起幼兒的興趣,為幼兒所喜愛。另外,曲子為d調,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結構均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并愉快地參與游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準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過程:
一、練習節奏
1.請小朋友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么小動物來了。
2.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1一1)。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貼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
(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著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系起來,為后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為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采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后一句要唱得輕巧、跳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四、師幼游戲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師幼互換角色對唱。
3.請幾名聲音較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并用眼神、手勢提示。(表演時,客人與主人不同的空間位置較易使幼兒分清角色,多樣的對唱方式,再加上教師眼神、手勢的提示,能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么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他們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并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后還可以怎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教師設計提問并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表演,既給了幼兒聯系生活經驗、積極思維的機會,又豐富、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六、集體表演
1.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游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互換角色再次表演。(為了避免幼兒在集體對唱時混淆角色,兩個教師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游戲。教師事先按“一猴一熊”的規律投放頭飾,并以兩把椅子為一單位進行擺放,使幼兒能很快和身邊的伙伴結成對子,且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保證了游戲的順利進行。)
是誰在敲門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內容,有感情的對唱歌曲。
2、能愉快的參與游戲,熟悉同伴的名字。
活動準備:
玩具布偶小兔子,小鴨子頭飾等,ppt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游戲:《猜猜我是誰》請幼兒游戲,能聽同伴的聲音辨別是誰。“請你猜猜我是誰,請猜猜?”“你是”
2、小朋友們真聰明都猜對了,ye—ye—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慶祝一下吧!
二、學唱歌曲,對唱游戲
1、“咚咚咚”什么聲音啊,好像是敲門聲,再聽一聽“咚咚咚”(看課件)問:是誰在敲門?反問:“我是你的朋友,請猜猜?”(請幼兒來猜猜是誰)。然后再看ppt,答:“哦,你是”,說:“我的朋友快快進來,快進來”。老師來扮演小兔子來小三班做客了。交換角色,帶領幼兒熟悉歌詞。
2、今天,小兔子來我們小三班玩你們開心嗎?“咚咚咚”又有客人來了,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教師范唱歌曲)小鴨子唱的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輕聲的跟老師學唱歌曲。
3、請幼兒來扮演小鴨子進行歌曲對唱,并交換角色來演唱歌曲。
4、“咚咚咚”有客人來了,我們一起來問一問是誰?(另一位老師扮演客人)進行對唱。在讓幼兒來扮演客人有感情的進行歌曲對唱表演。
三、結束活動
1、音樂游戲:幼兒扮演客人進行歌曲對唱。
2、我們一起到小二班去做客吧。
是誰在敲門 篇3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運用對唱形式表現歌曲,并掌握節奏型ⅹⅹⅹ–︱
2、體驗在游戲過程中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雞、小鴨、小貓的頭飾及圖片,門,圖譜、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用小動物的叫聲學打節奏。
1、練習節奏型ⅹⅹ︱ⅹⅹⅹ–︱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雞是怎么叫的?說的真好(幼:嘰嘰嘰)
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群小雞,出示小雞的圖譜
它會怎么叫呢?(幼:嘰嘰嘰)
師:一只小雞叫一聲,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出示有延長音的小雞節奏圖譜。
師:咦,后面多了個什么?(幼:小橫線)有了這個小尾巴,小雞會怎么叫呢?誰來學一學?到了小尾巴這怎么辦呢?
師:我們來聽一聽。
教師示范,念出節奏。
師:我的聲音到這怎么啦?
幼:聲音長了一點。
師:聽得真仔細,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再來學學小貓叫。
二、欣賞歌曲
1、師:小朋友學的真好。今天小雞家來了一位客人,(出示圖譜,并貼上小雞的頭飾)聽,是誰在敲門?
師:這首歌是幾個小動物唱的?(幼:2個)哪兩個(幼:小雞和小貓)他們是怎么唱的?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有什么不一樣?他們是不是一起唱的?(幼:不是,他們是一人一句的唱的。)
三、幼兒學唱歌
1、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他們是一人唱一句(貼頭飾)來唱歌的。
2、師:歌里小雞是怎么問的?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撕開遮擋紙)小雞是怎么問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雞是怎么唱的?
小貓是怎么回答他的?我們再來聽聽小貓是怎么回答的?(撕開遮擋紙)小貓怎么回答的?(幼:你的朋友來看你,請開門,我是小貓,喵喵喵—)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唱的。我們再來學一學。請個別幼兒起來學一學。
師:小雞又是怎么唱的
(幼:我的朋友快進來,快進來)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再次欣賞歌曲
師:原來小雞家來的這位客人是小貓,讓我們完整地再來聽一聽這首歌,會唱的寶寶跟著唱。
3、我們跟著琴完整的學一學。
4、小朋友唱的真好聽,老師想聽你們唱一唱。
四、師幼游戲
1、教師扮演小雞,幼兒扮演小貓
師:小朋友唱的真開心,我想跟你們玩一個好玩的游戲,歌曲里有兩個小動物,你們想扮演誰?
這樣吧,我們來商量一下,我先來扮小雞,你們來扮小貓,等一下我們再來換。
看好了,有小雞頭飾的部分我來唱,有小貓頭飾的部分你們唱
2、師幼互換角色對唱
師:我們來換一下,你們來扮演小貓,我來扮演小雞,有小雞頭飾的是你們唱的,小貓的我來唱,小雞先唱。
3、幼兒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
師:現在,想扮演小雞的就坐在小雞這邊,想扮演到小雞家作客的小動物坐在另一邊,我們再來玩一玩。
五、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去告訴隔壁班的寶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