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案(精選12篇)
《我的家》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經驗,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2.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體驗家的溫馨,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全家福和在園生活的照片。分別制作成課件。
2.《讓愛住我家》歌曲錄音。
3.制作房子形狀的教學圖板,紙和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欣賞“全家福”照片
1.師: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2.師:剛才我們看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家人,都有誰呢?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有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樂、很溫馨、很甜蜜……他們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
二、演唱歌曲《讓愛住我家》
師:我們學過一首關于家的歌《讓愛住我家》,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三、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1.出示教學圖板,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愛自己的。
①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每個家都有一首歌,一首愛的歌。今天我們一起把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我愛我的家》。
②師:我愛我的家,家里有誰呢?誰愛著你?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你的?
2.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師:要唱出爸爸、媽媽愛你的話,還要有一定的節奏。
①出示節奏型|(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爸爸愛自己的話(如:天天陪我看書),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
②出示節奏型 X -|(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媽媽愛自己的話(如:幫我梳頭發),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舉例如下:
我愛我的家
我愛我的家,
爸爸媽媽還有我,
爸爸愛著我,
|(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我愛我的家。
爸爸媽媽還有我,
媽媽愛著我,
X-|(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3.有表情地演唱創編歌曲。
4.分組創編歌詞。兩人一組,一人創編爸爸是怎么愛“我”的,一人創編媽媽是怎么愛“我”的,畫圖記錄后合作演唱。
師:爸爸、媽媽愛“我”的話還有很多,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一人說爸爸愛“我”的話,一人說媽媽愛“我”的話,然后畫一畫,唱一唱。
5.展示創編作品,挑選兩組幼兒演唱自編歌曲。
四、知道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
1.觀看課件:幼兒在園生活。
師:剛才唱了“我愛我的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小朋友生活的幼兒園也是一個家,這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也很幸福,你們看!
2.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歌詞。
3.集體演唱創編歌曲。
五、結束活動:表演《讓愛住我家》
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老師小朋友愛你,我們也要學會愛別人,愛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愛哥哥姐姐、愛老師、愛小朋友、愛大家。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的合唱部分,幼兒邊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及建議
1.繼續創編歌詞,替換創編對象,如“爸爸、媽媽”換成“爺爺、奶奶、老師、小朋友”等。
2.創編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里,幼兒分享、交流,開展“說說、畫畫、唱唱”區域游戲。
《我的家》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積極開動腦筋,能想出桌子多種創造性的玩法。
2.通過積極參與活動,發展鉆、爬、跳躍的能力。
3.克服畏難情緒,愿意向自己發出挑戰。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教學準備
十二張桌子、墊子、四把椅子。
教學過程
一、探索桌子的多種玩法
1.幼兒主動探索桌子的玩法。
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教師關注一些值得學習的動作,排除那些危險或過于簡單的動作,并請大家學習有價值的動作。
2.教師提供預設的動作(參照第二環節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孩子來學習模仿,為后面的集體游戲做鋪墊。
二、桌子游戲
幼兒分成四個組,每組前擺放三張桌子。
規則:前面一個孩子完成任務后與后一個孩子擊掌,后一個孩子繼續進行比賽,依次進行,先完成的為勝利。
1.翻。玩法:桌子依次橫著擺放,每兩張桌子之間留有間距,幼兒從桌子上翻過。
2.爬。玩法:桌子依次豎著擺放,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表現來調整每兩張桌子之間的距離,幼兒從桌子上面爬過。
3.鉆。玩法1:桌子依次橫著擺放,幼兒從下面鉆過。玩法2:桌子依次豎著擺放,幼兒從下面鉆過。
4.跳躍。玩法:椅子擺放在桌子前,幼兒雙腿跳上椅子,再雙腿跳上桌子,最后從桌子上直接跳到墊子上。(可根據幼兒表現,繼續增加高度。)
三、放松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在音樂《我愛洗澡》中放松身體各個部位,特別是放松腿部。
《我的家》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多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合詩中出現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思讀中繪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文字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歌聲飛揚激情引領
1、(課件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導入新課)
師:生在東北的我們,對美麗的草原無比向往,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由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現在,讓我們來聆聽這優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邊聽邊看邊想,這首歌能使你想到什么?
(預設:學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草原的美,到處是綠草鮮花;天空也是那么藍;牛羊遍地。有的能想起來以前學的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或是想到詩歌《草》、《敕勒歌》。)
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課下也了解了不少于草原有關系資料,這節課,就讓歌聲引領我們共同走進草原、親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書課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課題
過渡:草原我們總是用遼闊、寬廣、無邊無際來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懷抱中,有著無數的美景,風吹草浪,鮮花點頭,藍天、白云、綠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感受,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樂讀文,再現草原
1、師配樂讀文。提問: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兒?
(相機板書: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學們讀得會更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可以說字的結構,組詞,換偏旁等方法識記字形)
4、匯報檢查
1)大屏幕出現生字,生讀,并說說記憶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請學生回憶前面那篇課文曾出現過?《父親的菜園》中讀成sā 撒尿,本課讀sǎ)
3) 讀一讀本課的生字。
5、生字我們已經認識了,你愿意把生字帶回到課文中嗎?(找生讀課文)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師:一篇課文的題目往往是這篇文章的題眼,從這首詩的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草原景色美麗),我們就用一雙雙發現的眼睛看看這美麗的景色。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綠草彩蝶碧水駿馬牛羊氈包
2、過渡:這些優美的詞語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大屏幕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談談這些詞語讓你想到什么?小組內交流。
(學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風兒把綠草吹動,好像一層層麥浪,蝴蝶展翅飛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聽鳥兒的叫聲,好像置身于仙境。)
3、同學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看來,草原除了美麗,更給我們夢一般的美景,讓我們感覺到草原不僅美麗,更富有神奇的色彩。
(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草原)
4、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并且老師把它們繪制成一幅幅畫面,你們想看么?(點擊詞語展示美景邊介紹)
(師:風吹綠草好似麥浪,彩蝶紛飛花爭艷,一灣碧水映斜陽,水清草美育牛羊,綠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萬里美如畫,遍地花朵迎朝陽,百鳥齊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草原,一下車,就被眼前景色驚呆了,藍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牛羊遍野。夕陽西下,一頂頂蒙古包上空炊煙裊裊,火爐上奶香陣陣,草地上歌聲嘹亮,怎能不讓作者浮想聯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心情嗎?你能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嗎?回顧全文,你有什么地方要與大家說說嗎?(引出下文,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突破難點,暢游草原
1、師:“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美麗的家誰不愛,內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愛自己的家,他們自己當了家作了主,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使家鄉更加多彩。想當年是凄苦的馬頭琴聲伴隨他們四處漂泊,地主、王爺逼死他們的親人,奪去他們的牛羊,苦難和淚水讓他們流浪,鮮血染紅了綠草地。復仇的決心令他們催動駿馬奔向紅旗飄揚的地方,是毛主席,我們的黨給了他們雄鷹的翅膀,讓他們拔起刀槍消滅惡狼,讓草原再現藍天綠草,牧民們看是幸福的明天,他們要讓苦難的草原變成歡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是小學教師必備精品教學資料網站,其內容豐富,備受小學教師的青睞!
(出示現在的草原的風光和現代化的設施)
2、師:仔細看,這就是你的家鄉內蒙古大草原,美麗的草原張開了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在座的老師們也想去游覽觀光,想請你們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導游,你打算介紹自己的家鄉的哪一方面?
(草原知識拓展,可以介紹風景、特產、還有食物等,也可以把這些內容綜合起來。)
3、請出勇敢而又熱情的小導游,帶我們共同暢游美麗的草原
五、不忘草原,詩歌拓展
這一趟草原之旅,老師不僅欣賞到了草原的風光美,還看到了草原的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師:出示關于草原描寫的詩句,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用詩歌的形式向人們傳頌著草原的美,(大屏幕出示,師生共賞)。相信我們的家鄉明城,也會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課下我們這些小詩人用筆把我們的家鄉描繪出來,下節課和同學們一起欣賞。
板書: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景色美
綠草 彩蝶
碧水 駿馬
牛羊 氈包
生活美
詩歌欣賞:
草原詩三首
(一)
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
(二)
極目青天日漸高,玉龍盤曲自妖嬈。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
(三)
斜陽無睹看斜陽,山包林蔭俱染黃。莫道老牛歸去飽,牧人爐下正生香。
(四)
家鄉的牧場
家鄉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圣潔的藍天
吃著母親乳汁長大
喝著芳香奶茶長大
聽那甜甜的歌謠
伴著與我同年的馬兒羔羊
深情圣潔的牧場啊
給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憶
夢中常回到那片生我養我的情深牧場
家鄉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圣潔的藍天
父愛把我扶上馬背
娘親給我多少期望
廣闊牧場給了我開闊的胸襟
深情牧場給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鄉牧場是我生命搖籃智慧的源泉
永遠忘不了那片生我養我的圣潔牧場
《我的家》教案 篇4
(一)活動主持者:教師
(二)活動對象:大班幼兒及家長、教師
(三)活動時間:xx月xx日
(四)活動地點:
(五)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用皮子雙手包餛飩的技能。
2、感受勞動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3、增強幼兒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能力。
4、讓家長有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六)活動準備
1、皮子、肉、菜、
2、碗、筷子、勺子、鍋等
3、各種圖片(并儲存于電腦中)
4、教師提前發放邀請函把活動安排告訴家長。
(七)活動的具體步驟與過程
1、7:30―8:10觀摩幼兒做操
2、8:10―9:00觀摩幼兒區域活動
3、9:00―9:20幼兒吃牛奶、點心
4、9:20―10:00幼兒包餛飩活動
a、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包餛飩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如買菜,買肉,搖肉,洗菜,切菜,和餡等。并了解每個步驟的要求和注意點(切菜和和餡教師可以當場操作演示給幼兒看)
b、幼兒學習包餛飩
(1)教師詢問幼兒如何包餛飩
(2)幼兒個別講述自己包餛飩的方法。
教師進行小結,邊演示邊講解方法:先將皮子平放,放上餡,然后對折成長方形,把邊捏緊,以防漏餡,最后轉個身把兩個角粘牢。
(3)幼兒嘗試制作,比一比誰在半小時內包的最好、最多,滿足幼兒自己嘗試的愿望,在活動中感受包餛飩的樂趣。
5、10:00―10:20參觀、評獎、頒獎
a、組織幼兒、家長相互參觀彼此的作品。
b、班級自行組織評獎
c、集體頒獎(每班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
6、10:20―10:40幼兒觀看下餛飩,和家長一起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我的家》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能說出父母的姓名以及他們做什么工作。
2、能在集體中用較清楚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理解兒歌的意思。
3、體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受。
教學重點與難點:用較清楚地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給幼兒說一說家里有誰?他們叫什么名字?爸爸媽媽叫什么?等等。
2、每位幼兒的全家福一張。
3、已布置好的《我愛我家》主題環境。
4、一個娃娃玩偶。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的家。
1、小朋友們每天早晨從哪里來到幼兒園?下午又從幼兒園回到哪里呢?哦,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家,都很喜歡自己的家。
2、老師這里有小朋友們的全家福,全家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照的照片。誰來拿著全家福為我們介紹你的家里有誰?他們叫什么名字?用“這是我的,這是我的”語言表述。
3、你的爸爸媽媽在哪里工作?(幼兒介紹過程中,老師給予適當地語言幫助。)
4、現在請每位小朋友拿著你的全家福,和你的同伴說一說,介紹照片里有誰?用“這是我的,這是我的”完整的語言表述。
5、每個人的家里都有好多人,都在關心著你們,你們幸福嗎?
二、欣賞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1、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小朋友,看,她是誰?(出示娃娃)
2、她說她也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們來聽一聽。(老師有感情地念兒歌,幼兒傾聽。)
3、小娃娃喜歡她的家嗎?他們一家人是怎么在一起?(理解詞語“親親熱熱”)
4、你的家和她一樣嗎?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個兒歌吧,要用幸福的聲音表達,像小娃娃那樣的。
三、布置《我愛我家》主題環境。
我們把全家福貼在我們的相框里吧,這樣每天都能看到。
活動延伸:
在活動休息時間給自己的同伴介紹自己的一家。
《我的家》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用普通話清楚地介紹自己的家庭,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學會交流,培養表達、應對、評價能力,養成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2、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運用課前收集、調查的信息,在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口語交際,在情境中發展口語交際的能力,激發口語交際的.興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與家人的親密感情,感受家庭的溫暖,享受家庭生活樂趣。培養學生的對家的責任心,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激活每個孩子想說的思維,鼓勵每個孩子都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說話表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畫紙、畫筆,學生課前向家人了解家庭住址、家人職業。教學過程:
一、設境導入,引出話題師:(課件出示:各種動物和居所)小朋友,你們看,來了這么多動物朋友,可是他們迷路了,你能幫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
生:樹林是小鳥的家,草原是馬兒的家,沙漠是駱駝的家師:(板書“家”)家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生:
師:是啊,家是一個多好的地方啊,這節課我們就來“說說我的家”。(寫全課題)
二、示范指導,領悟策略師:同學們想把自己的家庭情況向別人介紹一下嗎?書上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問題,我們先看第一個。(出示第一個問題:你家住哪里?)
師:同學們一邊看問題一邊在腦海里想著自己的家,注意說話時要把句子說完整、清楚,聲...........音要響亮!....生:
師:小朋友們個個都很棒,介紹了家的位置大家就可以到你家去做客了。敢再接受一次挑戰嗎?(出示第
二、第三個問題:家里有哪些人?他們是做什么的?)先思考一下再回答,希望小朋友們有條理地、一個個地說,態度大方。生:
師:這個小朋友多會說話呀,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再說第二個問題,說得流暢、自然,讓我們聽得很明白。生:
師:快送上我們的掌聲!太了不起了,這么多人都能一個個介紹清楚,其他同學也會說嗎?同桌之間相互說說。
(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師: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希望大家響亮、肯定地告訴我。(出示第四個問題:你喜歡自己的家嗎?)生:喜歡!
師:其實剛才我們已經和家人在一起了,邊想著他們邊回答問題,現在你能把四個問題連起來說說嗎?(出示四個問題)
生:
師:你說得這么清晰流暢,真棒!下面我們來看看王小明同學是怎么說的。(出示課件:齊讀)
三、場景模擬,個性表達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大聲地說“我喜歡我的家”,能說說為什么嗎?生:
師:家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你能回想起一件家人關心你的事來嗎?生:
師:真讓人感動,長輩對我們的愛太多了,說都說不完,這種感動充滿了我們的心,有位詩人曾這樣寫他的媽媽(出示課件:《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你有什么話想送給愛你的家人呢?生:
四、匯報收獲,總結提升師:從大家的發言中我感覺到小朋友們個個都是有心人,把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都記在了心里,對爸爸媽媽充滿了感激。可你們見過一些這樣讓人不開心的事嗎?(大屏幕出示:)鏡頭一:一個小朋友很挑食,媽媽辛辛苦苦做的飯菜他一口也不吃;鏡頭二:在商場里,一個小朋友哭鬧著要家長給他買電動汽車;鏡頭三:很晚了,一個小朋友還在看電視,不聽爸爸媽媽的勸說。師:這些情況你見過嗎?做過嗎?此時你的心情怎樣?生:
師:長輩們把你們帶大多不容易啊,現在老師已經感覺到你們為自己曾經因頑皮、不懂事而犯的錯開始后悔了。享受家人給我們的愛時,也要奉獻出自己的愛,這樣家才會更加溫暖。你為你的家人做過什么呢?
(學生交流自己為家人做過的事情)
師:大家的發言讓我看到你們開始長大了,更懂事了,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下面請大家拿起畫筆,在動聽的音樂中畫下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快樂的一刻。(播放音樂《讓愛天天住我家》)
《我的家》教案 篇7
目標:
1.感受兒歌歡快的韻律,喜歡念兒歌。
2.愛上幼兒園,感受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準備:
場景:
樂樂的家,幼兒園,樂樂和爸爸媽媽的木偶各一個。
過程:
1.設置懸念,引出課題。
提問: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樂樂小朋友卻說他有兩個家,你能猜一猜他還有個家是什么地方?
揭示答案:幼兒園是樂樂的另一個家。
2.教師操作木偶,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提問:早晨,樂樂是怎樣離開家的.?他高興嗎?你是怎么離開家的?
提問:到了幼兒園后,樂樂做了些什么事?他高興嗎?你在幼兒園會做哪些事呢?
3.幼兒學念兒歌。
教師有表情地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用歡快的情緒朗誦兒歌。
建議:
用兩拍子的節奏來念出兒歌的韻律,在念到“家”時可適當加重語氣。
評價:
1.喜歡幼兒園,能體會兒歌所表現的積極情感。
2.能念出兒歌的韻律。
《我的家》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經驗,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2.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體驗家的溫馨,感受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全家福和在園生活的照片。分別制作成課件。
2.《讓愛住我家》歌曲錄音。
3.制作房子形狀的教學圖板,紙和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欣賞"全家福"照片
1.師: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2.師:剛才我們看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家人,都有誰呢?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有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樂、很溫馨、很甜蜜……他們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
二、演唱歌曲《讓愛住我家》
師:我們學過一首關于家的歌《讓愛住我家》,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三、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1.出示教學圖板,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愛自己的。
①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每個家都有一首歌,一首愛的歌。今天我們一起把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我愛我的家》。
②師:我愛我的家,家里有誰呢?誰愛著你?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你的?
2.根據不同的節奏型創編歌詞并畫圖表示。
師:要唱出爸爸、媽媽愛你的話,還要有一定的節奏。
①出示節奏型|(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爸爸愛自己的話(如:天天陪我看書),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
②出示節奏型 X -|(節奏譜用愛心表示,以愛心的大小區分音的長短),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說一句媽媽愛自己的話(如:幫我梳頭發),教師以圖標方式記錄創編內容。舉例如下: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家,爸爸媽媽還有我,爸爸愛著我, |(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我愛我的家。爸爸媽媽還有我,媽媽愛著我, X-|(以圖標表示創編的內容)
3.有表情地演唱創編歌曲。
4.分組創編歌詞。兩人一組,一人創編爸爸是怎么愛"我"的,一人創編媽媽是怎么愛"我"的,畫圖記錄后合作演唱。
師:爸爸、媽媽愛"我"的話還有很多,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一人說爸爸愛"我"的話,一人說媽媽愛"我"的話,然后畫一畫,唱一唱。
5.展示創編作品,挑選兩組幼兒演唱自編歌曲。
四、知道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
1.觀看課件:幼兒在園生活。
師:剛才唱了"我愛我的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小朋友生活的幼兒園也是一個家,這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也很幸福,你們看!
2.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歌詞。
3.集體演唱創編歌曲。
五、結束活動:表演《讓愛住我家》
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老師小朋友愛你,我們也要學會愛別人,愛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愛哥哥姐姐、愛老師、愛小朋友、愛大家。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的合唱部分,幼兒邊表演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及建議
1.繼續創編歌詞,替換創編對象,如"爸爸、媽媽"換成"爺爺、奶奶、老師、小朋友"等。
2.創編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里,幼兒分享、交流,開展"說說、畫畫、唱唱"區域游戲。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我的家》教案 篇9
第四單元 我愛我的家
單元目標:
1、愛自己的家,能與家長溝通,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
2、初步認識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愛親敬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掌握自我服務的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禮貌的行為。
單元內容:
主題一 我愛我家
主題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題一 我愛我家
主題目標:
1、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和幸福,學會關心父母、愛親敬長。
2、和父母多接觸,更好地溝通,學會溝通的方法。
3、發展討論學習的餓技能,培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老師:《三毛流浪記》錄像帶,《我的好媽媽》磁帶。
學生:水彩筆、小美術本、白紙。
活動課時:2課時
具體活動過程:
我愛我家
1、老師講家的重要性。
(1)引課: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中。家對于一個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家,我們才有吃有穿,才能健康成長;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熱愛它,關心它。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家,就會像三毛,像東大街上的乞討兒流浪街頭,風餐露宿!
(2)放映〈〈三毛流浪記〉〉。
2、調查學生對自己的家了解的情況。
(1)提問:同學們,你熱愛自己的家嗎?了解自己的家嗎?
(2)學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況。
(家里都有誰;他們有哪些興趣;他們的年齡、性格特點、生肖;其中,你最喜歡家的誰;你和家里人的感情如何?)
過渡:看來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我們該怎樣熱愛自己的家,關心自己的家呢?
3、學生討論如何熱愛自己的家,關心自己的家呢?
(1)尊敬大人,聽大人的話,不和父母頂嘴,上學放學回家要主動和家長打招呼。
(2)有問題要向家長請教,與他們多溝通、多談心。
(3)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過節要記得為他們慶賀、祝福。(如母親節、爸爸的生日……等)
(5)吃飯時要幫家長添菜。
4、看看書上p41頁,為我們教了哪些方法。
5、判斷:
(1)吃飯時,小明一個人先吃。 (錯)
(2)爸爸回來了,小紅幫爸爸拿拖鞋。(對)
(3)小龍為下樓玩,和媽媽大喊大叫。(錯)
(4)小月幫爺爺捶背。 (對)
6、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7、布置作業:
完成家庭小調查,做完書上p40-p41頁的題;并畫一張全家福。下節課,我們進行“我最愛我家,我最了解它”講演活動,請做好準備,必要時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教教你怎么說。
8、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學完本主題,孩子們都明白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優秀小學生,并要學著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主題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題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
2、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主動做適當的家務勞動。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禮貌待人。
4、有安全、節約用電用水的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筆,紙,抄寫課中重要的內容。
活動課時:1課時
具體活動過程:
1、開課:上節課我們談了怎樣愛護自己的家,如何關心家里的親人?這節課,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做為家里的一員—-家里的小主人有該如何做呢?
2、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做小主人的?你認為家里的小主人應該做哪些事情?(學生自由作答)
3、老師小結:應該從以下三方面來做。(結合課本講)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
第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自己穿衣疊被。
第二:講衛生,講禮貌,刷牙漱口,洗臉洗手。
第三:吃飯不挑食,營養全面。
第四:鍛煉身體,保護眼睛。
第五:自己做好作息安排,有規律地生活。
(2)家務勞動人人有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書上p45頁)
(3)保護好家,保管好家,人人有責。
第一:注意安全。(用電小心,不玩火,不動煤氣)
第二:節約資源,節省開支。(隨手關燈,關好水龍頭,不浪費糧食)
第三:一個人在家還要看好家,不能讓小偷壞人進家門。
4、下面,老師就保護好家,保管好家,教同學們幾招。
(1)記住幾個重要的電話:119、110、120、114。
(2)家里來客人時怎么做?(熱情招待,詢問事情)
(3)家里突然來電話了怎么做?(幾下人名字及相關電話)
(4)如何自己照顧自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注:以上2、3、4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回答。)
5、學習〈〈禮貌歌〉〉,填寫禮貌詞結束本次活動。
6、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課后反思:學完本課,孩子們都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對于自己的家庭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并應該學會如何接待客人,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的家》教案 篇10
第一單元家庭、學校、社區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成長,你們愛自己的家嗎?現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二、認識自己的家庭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己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為什么想家。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己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己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關愛下成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己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己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己從中知道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成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現實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己談談與父母發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我的家》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天天刷牙是保護牙齒的好方法。
2、認識保護牙齒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3、學習養成天天刷牙的好習慣。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社會萬花筒":《牙醫阿姨請問你》。
2、學習單:《護牙行動》。
3、參觀牙醫的海報,海報:"今天我們刷過牙"及牙刷紙型。
4、保護牙齒的相關工具,如牙刷、牙線、漱口杯和水等。
活動過程
一、討論如何保護牙齒。
1、說說自己平時是怎樣保護牙齒的。
2、結合拜訪牙醫的討論海報以及社會萬花筒《牙醫阿姨請問你》中的問題與回答,說說有哪些保護牙齒的方法,什么情況下必須看牙醫。
二、認識保護牙齒的工具。
1、出示各種保護牙齒的工具,(提問幼兒:平時你是用哪一種工具保護牙齒的?
2、你知道這些工具是怎么使用的嗎?
3、教師示范使用牙刷刷牙的正確方法。
4、請個別幼兒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三、我愛刷牙。
1、提問:今天刷過牙了嗎?并與幼兒討論:什么時候該刷牙?
2、出示"今天我們刷過牙"的海報與牙刷紙型。
3、告訴幼兒海報會貼在教室里,每天刷過牙的幼兒就把自己的牙刷紙型掛在海報上,提醒自己天天刷牙。
活動反思
本活動的目標主要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嘗試沿著一條線段自上而下地畫短線,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牙刷,本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物品,可以引起幼兒創作的欲望。
《我的家》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家的溫馨,激發關愛父母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大膽的表述能力。
3、能根據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紹父母的姓名、工作、愛好等基本情況,表達對父母的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紹父母的姓名、工作、愛好等基本情況。
難點:感受家的溫馨,激發關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全家福照片、紅心、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我家有幾口》
提問:小朋友家有幾口人?你最喜歡誰?
二、展開
1、介紹全家福照片的特點(將幼兒的全家福照片粘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自由講述
(2)請幼兒上前選擇自己的照片。
(3)請幼兒上前講述。
3、教師規范性提要求
(2)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性講述。
(3)幼兒之間相互講述
(4)游戲“擊鼓傳花”,鞏固練習講述內容。
三、結束
小結:小朋友講的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溫馨的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小朋友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辛苦,我們小朋友要爭做好娃娃,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放心。
歌曲表演《三只熊》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