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
課題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 5頁例 3、例 4,第 6頁“做一做”的第 1~3題,練習二的第 1~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教學重點 有余數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的處理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7枝鉛筆和口算卡片若干張、信封8個;學生每人準備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教師出示卡片,指名學生說得數.) 2.先擺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幾根? (2)拿出 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二、新課 1、教學例3。 出示例3: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枝,還剩幾枝?(先分分看.)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題(引導學生讀題)每個人拿出7根小棒代表7枝鉛筆,按照題意平均分給3個同學,也就是要平均分成3份,自己分分看,每份有幾根? 教師巡視,只看學生分,暫不表態.學生分過以后,教師指4名學生到前面做示范. 教師:我這里有7枝鉛筆,請你把它們平均分給這3個同學(把7枝鉛筆交給4個學生中的1人,讓他分給其他3人)注意分的時候應該怎樣分,分的結果是什么?(每人分2枝,還剩1枝.) 教師: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解答,誰會列算式?(指名學生列式,教師板書:“7÷3二”)怎樣用豎式計算?橫式等號后面應該怎樣寫?(特別要使學生弄清如何寫單位名稱.) 教師可以這樣啟發:根據我們剛才分鉛筆的結果,想一想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那么2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2(枝)”.)余數1表示什么?(還剩1枝.)那么余數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1(枝)”.) 教師:這道題做到這里做完了沒有?(沒有,還要寫答話.)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今天我們解答這道應用題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除法。)它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不同?(有余數。)對!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2.做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完成后集體訂正,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結果應該怎樣寫。 課間活動. 3.教學例4. 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教師:我們再來看一道應用題(引導學生讀題〕我這里有幾個信封,表示口袋.現在請一位同學用43根小棒代表43個乒乓球,每個口袋里裝5個,實際裝一裝,看能裝幾袋.(指名學生按照題意裝小棒.)每袋裝5個,應該怎樣裝?(學生拿5根小棒裝1袋,再拿5根裝l袋;裝過8袋后,還剩3根.)還夠不夠裝1袋呢?為什么?(因為要求每袋裝5個,剩下的不夠再裝1袋了.)那么裝的結果是什么?(裝了8袋還剩下3個。) 教師:誰能說一說這道應用題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解答,教師板書。) 學生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后,教師著重看學生寫的單位名稱對不對。讓學生打開書,把例4中沒有解答完的地方補充完整.三、鞏固練習l.做第 6頁“做一做’的第2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結果的單位是什么。2.做第6頁“做一做”的第3題。 先引導學生看圖,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這個圖,誰會寫出兩個除法算式?(指名學生回答。)再讓學生根據列出的兩個除法算式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第一個算式是說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第二算式是說把9個蘋果按照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3.練習二的第1、2題。 四、本課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每一道應用題之前,都要認真審題,弄清每一道題屬于哪一種分法。在計算以后,要根據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最后寫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