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與說明
2. 提問:如果增加1個氣球,想一想,現在平均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根據學生回答,得出結果:14 ÷ 4 = 3……2(個)。
提問:再增加1個氣球,平均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根據學生回答,得出結果:15 ÷ 4 = 3……3(個)。
3. 引導:13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個,余1個;14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個,余2個;15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3個,余3個。(語速加快)那么16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幾個?余幾個?(學生會脫口而出,每人分3個,余4個,但一些學生會想到“16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個,正好分完”)
討論:余數到底是幾?為什么余數不能是4?(剩下的4個氣球每人還可以再分1個)
4. 提問:如果把這些氣球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你認為余數最大是幾?為什么?
小結并板書:余數要比除數小。
[說明:利用學生的認知差異和思維慣性,藝術地處理學生認識和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教學過程,誘導學生“上當”,并讓學生在“上當”的過程中產生頓悟和反思,使“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規律呼之欲出,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 聯系情境,掌握除法試商的方法
1. 改錯。
出示題目:哪只小動物算得對?為什么?
(1) 同桌同學討論哪個小動物算得對?為什么?哪個小動物算錯了?錯在哪兒?
學生一一指出小狗、小貓、小猴的計算錯誤,并說明正確的算法。
(2) 小熊是怎樣想到商是6的?如果商5行嗎?為什么?如果商是7呢?
通過交流,明確:利用乘法口訣,可以想“37里面最多有幾個6”。
2. 利用乘法口訣直接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說明:呈現學生平時作業中的一些錯誤,讓學生進行判斷,加強了對學生試商策略的正確引導,強化了“余數比除數小”的認識。]
五、 解決問題,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價值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題。(略)
2. 解決課始情境中的問題。
談話:現在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顏色嗎?(引導學生體會這些彩球按紅、黃、藍3種顏色為一組排列,我們只要將彩球的號碼除以3,余數是幾,就是一組中的第幾種顏色)
學生在小組內嘗試進行猜彩球顏色的游戲。
提問:如果彩球的顏色再增加一種橙色,同學們會猜嗎?試一試。
[說明:通過練習,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猜彩球的顏色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