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教學反思多篇
上課伊始,我通過自己制作的課件,讓學生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和老師一起去
領略黃山的神奇風光,學生的興趣極其濃厚,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非常想看黃山的奇石,學生帶著好奇心,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并暗暗驚嘆,原來,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那么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xiàn)在黃山的山峰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2)突出重點,再現(xiàn)畫面,幫助學生品賞奇石的神奇。
在語文教學中,每篇課文都有突出中心和用來體現(xiàn)訓練重點的詞、句、段,也有意思比較深刻或內容離學生實際比較遠的詞、句、段。在教學中,當學生難以理解、掌握時,為減少老師繁瑣的講解,適時、適量運用多媒體手段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力求使媒體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如在品讀“猴子觀!边@塊奇石時,有的學生雖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辈皇钦娴暮,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霧,但“翻滾的云!钡降资且环鯓恿钊诵淖淼漠嬅婺?學生很難體會的到,這時,若單靠我的講解,無論講得多么精彩,學生也很難體會、理解,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我適時地發(fā)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及時地播放了“翻滾云海”的動態(tài)畫面,學生看著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紛紛發(fā)表自己對“云!钡莫毺匾娊。有的說“云!闭媸遣龥坝,有的說“云海”波濤滾滾,還有的說“云!闭媸侨碎g仙境,怪不得猴子在這么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它是看得著迷了!多么精彩的發(fā)言!學生對“翻滾的云!庇辛松顚哟蔚母形。這樣,不但能使課堂教學的難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思維活動向獨立、主動、深刻、全面發(fā)展,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3)巧妙播放,使學生產生再學習的愿望。
在欣賞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塊奇石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課件,再現(xiàn)了黃山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探究的熱情,使學生產生了“能探風雅無窮意”的心理,有了再學習的強烈愿望。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是完全相吻合的。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chuàng)造。讀著課文我們仿佛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著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由心生向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作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xiàn)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