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新天地 悟得新發現《一分鐘》說課稿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1、《一分鐘》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組第3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2、學情分析:作為小學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正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3、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單元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認識 9個生字,會寫“嘆、哈”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4、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難點: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二、靈活多樣,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為輔,優化結合。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西,本節課我將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法”和“合作探究法”。具體的教法學法我會在下面的教學流程中結合著展開來說。
三、多元閱讀,說教學流程
基于以上一些想法,下面我分五個步驟就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1、“一分鐘”游戲: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談感受)
2、師: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分鐘》。(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伊始,我根據低年級孩子喜歡做游戲的特點,設計了有趣的“一分鐘”游戲,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分鐘”究竟有多長,學生對“一分鐘”有了一定的體會后,對新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埋下伏筆。】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本課生字詞。
【通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語言作鋪墊。】
2、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使用結合。】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小老師領讀;
(2)去拼音開火車讀;
(3)交流識字方法:
a、熟字加偏旁識字:鐘、零、哈、遲、嘆
b、熟字換偏旁識字:快—決、海—悔
c、猜謎語識字:“大門里邊是市場”(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