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3、桃花潭水真有千尺深嗎?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兩行連起來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為什么這樣說?
(由于有了生動的故事充實詩歌內容,學生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在故事的情境之中激發了情感的共鳴,悟文而移情,讀文而抒情,真正進入情動辭發、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情境表演,時空延伸
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被調動起來了,這時讓他們再現李白和汪倫分別時的感人場面,學生便會更加興奮異常。大屏幕上出現了一葉扁舟停岸待發,大詩人李白雄姿英發,風流倜儻。這時請學生選擇合作伙伴,自由表達。
鼓勵學生把自己融入情境之中。說真話,表真情。如:“李白兄且慢走,今日一別不知何時相見?”“汪倫兄,請留步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五、名詩誦讀,課外延伸
人生自古傷別離,古代的離別詩或纏綿凄婉,或開朗豁達,你喜歡哪種呢?請朗誦一首給大家聽。(如《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六、即興創作,表達真情
同學們,同窗共讀已六載,轉眼已是分別時,臨別之時,你是否也想賦詩一首贈給你的母校、恩師或學友呢?此時,已是文到情成,六年的同學之情正如澎湃的波濤噴涌而出。
附:小學生當堂所作詩兩首:
遙聞校園讀書聲。
友情好比千尺水,
難忘同窗離別情。
云行千里遙,
江水一瓢飲。
清馨萬事緣,
知心永長留。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始終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自由地說,盡情地讀,任意地寫,不斷擴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