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錄音朗誦、古箏曲。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背詩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從小到現在一定會背不少古詩了吧,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誰背的多,好不好?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誰先學會。
(板書課題《草》)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草》這首詩:
⑴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⑵ 結合語境自主認讀。
⑶ 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糾正字音“榮”、“燒”。
2、聯系生活識字“枯”、“榮”。
三、細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古詩,你學懂了這首詩的哪個詞或哪句詩,匯報一下。
2、小組內互相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師適時引導點拔。
3、指導朗讀:
你喜歡詩人描寫的小草嗎?為什么?
4、讓我們在朗讀中去贊美小草吧!
指名讀;
配樂讀;
比賽讀。
5、聽著你們的朗讀,我感到了春天是多么的美!詩人白居易把我們帶到了廣闊無邊的草原上,讓我們領略了草原上的美景,誰能把你查到的有關詩人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6、情境背誦,教師引導學生背誦。
7、指導寫字。
學習書寫“枯”、“榮”、“燒”3個字。
⑴ 指名說說每個字書寫要注意什么。
⑵ 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8、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四、知識拓展,積累運用
1、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2、填空:
離離( )( )( ),
一歲一( )( )。
野火( )( )( ),
春風( )( )( )。
五、作業
背誦白居易的其它詩。
【板書設計】
草
白居易
枯 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生命力
第二課時一、復習古詩,談話導入
1、指名背誦古詩《草》。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3、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古詩《小池》。
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楊萬里描寫暮春時節的詩《宿新市徐公店》。
(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2、運用各種方法識字。
⑴ 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⑵ 組詞識字,如:
宿:住宿、宿舍。
⑶ 以熟字帶生字識字,如:
離──籬
味──未
3、指導寫字。
⑴ 小組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