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學雜談
語文的外延是社會生活。課程資源的整合使生活走進了課堂。但如何使這些資源更有效更合理地整合,卻是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找春天》(人教版小語二年級)一課時,教學伊始,老師便先告訴學生,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讓大家猜一猜,再播放音樂《小燕子》,然后要求學生和“小燕子”一起“找春天”。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春天的景色,老師又讓學生觀看動畫片,再交流各自發現了什么美景。在熱烈的討論之后,為了全面激發學生的熱情,把課堂引入高潮,教師又讓學生歌唱自己熟悉的有關春天的歌曲。而后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老師又讓同學們把心中的春天用筆畫下來,評出畫得最好的幾張,并請創作者上臺說說自己這樣畫的原因。
誠然,這樣的語文課是熱鬧的,是吸引眼球的,執教者課堂上那華麗的套路,也真讓聽課者嘆為觀止,但學生是否就能以此了解課文的深意與內涵,品味到真正的語文之美呢?
語文教學也并不反對學生用畫、用歌等等方式來加深理解或表達感受,但這種來自學科外的滲透和融合一定要適度,語文課堂里的延伸必須適度,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課文上,切不可傷害到語文教學的本體,以免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到頭來卻讓語文課只落得個為她人作嫁衣。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土門關小學 華金秀】
〖拓展延伸〗
在《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聲中,讓孩子們贊美春天。
1、啟發談話:小朋友,你眼中的春天美嗎?你喜歡它嗎?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贊美春天好嗎?
2、自由組合,贊美春天:
畫面組:畫春天。
寫話組:寫春天。
表演組:演春天。
【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雙西小學 馬俊麗】
〖開放課堂,拓展延伸〗
1、畫一幅描繪春天的畫。
2、找一些有關春天的歌曲,兒歌,謎語等推薦給大家欣賞,閱讀。
3、把你眼里的春天用筆寫下來。
【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龍山實驗小學 王錦華】
〖走進春天的世界〗
1、在歌聲中找春天。
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學生聽歌曲,同時邊唱邊自由表演。
2、引導學生背誦積累關于春天的古詩,如《春曉》《詠柳》等。
3、搜集與春天相關的詩歌,開詩歌朗誦會。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中心小學 沈偉群】
小學二三年級,作文教學正式起步,這是小學生從口頭語言轉而發展成書面語言的一個關鍵環節。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無論在功能上還是在結構上都存在本質的差別。學生進入寫話的起步階段,需要用書面語言來規范語言文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從說到寫又是一個跨越。新課程實驗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來編排課文,教材所選的課文文質兼美,有一定內涵,在寫法上也有一定的特點,所學教材也注意文體的多樣性,其中也不乏名篇名作,能選入教材的更是適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所以,作文的起步教學,一定得依托課文,首先讓學生學會欣賞,讓學生熟讀佳段背誦,去感受課文語言的豐富、語意的清晰、語法的規范、修辭的恰當,體會作品中的精粹之處,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為自己即將的習作奠定規范的高起點的模式。
如:小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找春天》中描寫春天美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