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二》教材簡說
【我的發現】
這一項旨在引導學生發現一些漢字的結構特點,并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這三組字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由兩個或三個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都給人一種方正、勻稱、平穩的美感。但每組字的具體結構形式不同,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去發現上述特點,教師稍作總結歸納即可。
【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讀讀記記、讀讀背背三項內容。
在“讀讀認認”里要認識“義、占、勾、庫、糧、唐、荒、爪、付”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可讓學生在復習這一識字方法的基礎上,自己發現每組的兩個字的特點,自主識字。讓學生多自讀、齊讀幾遍,在讀中感悟熟字跟生字讀音的關系。為了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給生字多組幾個詞語。
“讀讀記記”里有六個四字詞語。安排這一訓練是為了讓學生注意積累詞語。要讓學生反復朗讀這些詞語,感知一些詞語內的兩個詞之間搭配的準確性。基礎較好的班級還可設計一個填空練習,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如,泉水( )、琴聲( )、枝葉( )、空氣( )。
“讀讀背背”所選的四個句子都是諺語,其中包含的思想體現了第二組課文的人文教育主題:要學會真誠地關心人、幫助人,因為這樣不僅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而且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教學時可這樣設計:
1、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幫助人的好處;
2、指名讀,教師邊聽邊予以指導;
3、在小組里檢查背誦;
4、進行背誦競賽,教師只略述某個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誰能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口語交際】
這是圍繞本組“關愛與奉獻”主題而設計的口語交際話題。教學時要盡力創設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讓學生得到交際的鍛煉。可設計以下四個環節:
1、想一想。你的周圍或別的地方有需要幫助的人嗎?
提示:可從家里人、同伴、鄰居、福利院的孤兒、貧困地區的兒童等方面去想。想好后跟同學和老師說說。
2、說一說。把自己幫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在小組內跟同伴們說一說,然后指名在班上說一說。
3、議一議。在小組內商量,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就幫助誰,怎樣幫助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聽同伴的意見。
4、演一演。根據小組商量的方案,試著表演一下幫助的過程。
【展示臺】
這部分包括“故事會”和“查字典擂臺”兩項活動。
“故事會”是針對本組的專題而設計的。在活動前教師要讓學生查閱關于記述雷鋒故事的書刊,或請爸爸媽媽講述一些雷鋒的故事;同時還要留心身邊的同伴、家長、鄰居和其他人樂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動的準備。開故事會時黑板上要寫上會標,故事會開始和結束時可以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以創設一種崇敬、頌揚、學習的氛圍。同伴講述故事時其他學生要認真聽。
“查字典擂臺”是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練習。全體學生可先按照“泡泡”里提示的查字法查“標”和“觸”兩個字,看誰查得又快又準。然后分小組舉行查字典擂臺賽,獲勝者參加全班的擂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