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畫風
3.在頭像下一一對應貼圖。
4.練讀對話,開展爭做文中小朋友的活動。自由組合練讀、分角色練讀,競賽讀,爭當“宋濤、陳丹、趙小藝”。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示范、指導。
“誰能畫風?”要讀出問句的語氣來。“風,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要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讀。“我能!”“我也會畫風了。”
“我還能畫!”等句子要帶著興奮的心情,用自信、肯定的語氣讀。
(三)積累運用
1.你還有什么方法畫風?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寫下來。完成課后習題“讀讀寫寫”。
2.欣賞句子,仿說句子。
讀句子:“忽然吹來一陣風,畫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動。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
仿說句子:一場大雨過后,樹葉顯得。
,顯得。
3.抄寫詞語,再仿照樣子寫幾個。
潔白的紙彎彎的小樹 斜斜的雨絲
潔白的()彎彎的()斜斜的()
(四)實踐活動
小畫展:動手畫一畫風,比比誰想得妙,畫得好。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情景引入,巧設懸念
1.情景激趣。今天咱們一塊兒去“旅行”。去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你們要根據老師的描述,把你們看到的和聽到的用筆畫出來。
2.學生拿出紙筆作畫。請幾位學生上黑板作畫。
3.教師描述。今天天氣真好,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你們朝遠處看,那兒有一座青山,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房前屋后種著果樹,一條小溪從門前流過。趕快把這優美的景色用畫筆畫下來。
4.學生邊聽邊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
5.教師繼續描述:你們聞到了嗎?沒有?趕快深呼吸,聞到了嗎?這是什么香味?你們聽到了嗎?遠處傳來了什么聲音?多好聽啊!趕快把這些讓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聲音畫下來。
6.學生質疑:聲音、氣味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
7.小結: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容易畫,那么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能不能畫呢?
(二)質疑解難,探究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讀書情況。你讀后知道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說,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播放電腦課件。
(我知道畫紅旗在飄說明有風……教師播放紅旗飄動、風車轉動、雨絲斜斜等電腦動畫課件。)
4.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彎腰、風車在轉動、雨絲斜斜,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但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
5.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為什么?
(我們喜歡這些小朋友,是因為他們愛動腦筋,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思考。)
(三)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
2.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小組推薦代表朗讀。
4.評讀:用什么語氣?什么語調?
(提示:宋濤應該用疑問的語氣說“誰能畫風”這句話,而且說的時候心里應該很得意,因為他認為風是畫不出來的,他其實想為難一下陳丹和趙小藝。陳丹說“誰也畫不出來”這句話時,應該帶有為難的語氣。趙小藝說“我能”這句話時,應該是非常自信的語氣,語調比較高,聲音較大。宋濤說“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這句話時,應該用驚喜的語氣,大聲地說,因為他是受到小藝的啟發突然明白原來風是可以這樣畫的,所以他非常高興。)
5.表演示范朗讀。
(四)馳騁想象,描繪美景
1.展示刮風圖,感受風的魅力。
2.動手畫風,展示學生畫風的作品。
3.啟發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畫什么?請你們把自己的奇思異想用五彩畫筆描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