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古詩內容,弄懂詩句意思,了解祖國河山的壯美。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詩歌描繪的景色,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廬山風光錄像片、計算機、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創情境,引入境
師:在講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部短片。
(播放廬山美景的錄像片)
師:這兒的山,這兒的霧,這兒的飛流瀑布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望廬山瀑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知詩人,解詩題
師: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能說說你對李白這位大詩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號清蓮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的詩篇喜愛至極,所以給他這樣的稱號。
生:這首詩是李白二十六歲時在廬山的黃巖瀑布寫的。
三、勤質疑,明詩意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師:誰愿意試讀?
(學生紛紛試讀)
師:現在,同學們就找自己喜歡的小伙伴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這首詩,開始。(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說說你們組學懂了什么?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意思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煙霧。遠遠的看瀑布就像一條河掛在山上。
生:老師,我們發現李白寫了一個錯別字,他把“升起”的“升”寫成了“學生”的“生”。
師:同學們快看看,李白是寫錯別字了嗎?
生:沒有,這里的“生”是“產生”的意思,李白是說香爐峰產生了紫色的煙霧,而不是升起了煙霧。
師:(轉向質疑的同學)你明白了嗎?那你再來重新解釋一下詩句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句)
師:這位同學善于發現問題,說明他用心讀書了,大家要向他學習!誰愿意來有感情的讀讀前兩句?
(學生紛紛試讀,群體練讀)
師:誰來說說后兩句是什么意思?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說瀑布從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來,是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生:“三千尺”是夸張的說法,應該是從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來。
師:你理解的真好!在古詩中,用來表示數字的“三”“六”、“九”、“千”、“萬”等都是虛指,不是實指,一般用來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還知道那些詩句使用了夸張的寫法嗎?
生:“危樓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師:大家知道這么多的詩句,真不錯!剛才那位同學說好像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這個“好像”解釋了“疑”字。“疑”還有不同的解釋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么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