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冊《絕句》教案
生自由發(fā)言。
b.生自讀,找出自己認為美的地方讀一讀,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c、全班交流。
師相機把柳樹、兩個黃鸝、一行白鷺、天空用白色粉筆畫在黑板上。
師:小朋友們,唐老師畫得好看嗎?
生:不好看。
師:對。我也覺得不好看。詩人看到的可不是這樣。你們想想辦法怎樣使它變得好看呢?
生:涂上顏色。
師:請大家自由的一下一二句,看看我們應該給這些景物添上一些什么顏色呢?
學生自讀,然后反饋:柳樹是綠綠的,從而能弄懂了"翠柳"一詞,黃鸝是黃色的,白鷺是白色的,天空是藍藍的,于是理解了"青天"這個詞。
師:兩個黃鸝在干什么?
生1:它們在叫。生2:它們在唱歌。
師:你們知道它們在唱什么嗎?猜一猜吧。(打開錄音機放<春天在哪里>的音樂帶著學生活動起來。)
師:小黃鸝在找春天,這是春天嗎?
學生找出翠柳.黃鸝.白鷺這些有季節(jié)特色的景物。
師:一行白鷺在干什么呀?
生:它們飛上了藍天。
請學生閉上眼睛,師描述:柳樹留著長辮子,小黃鸝唱著動聽的歌兒,一行白鷺飛上了藍天,這一切實在是太美了。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嗎?你們高興嗎?
學生帶著高興的語氣齊讀一二句。
師啟發(fā)學生把自己當成柳樹、黃鸝、白鷺配上自創(chuàng)的動作在小組內讀一讀。
d、指導學習三、四句。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們從窗口往外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師邊說邊走到窗外展開西嶺雪山圖)
生1:這里是西嶺。生2:那是雪山。
師:你們知道這些雪有多少年了嗎?估一估吧。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釋“千秋雪”。
師:你們仔細看看,窗子好象把雪山包含在里面了,象不象個像框?美嗎?
(啟發(fā)學生帶感情在小組內讀一讀,然后全班交流。)
師:從門口望過去,我們看到了什么?(及時出現(xiàn)一只大大的紙船)
生(驚奇地):是船!
師:船動了嗎?(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泊”是停泊的意思。)
師:有沒有小朋友愿意當船家來開船?要過關才行哦!
出示問題:1、你這船打算開到什么地方去?
2、從這兒出發(fā)遠不遠?大概有多遠?
學生讀完第四句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選出小船家。
師與小船家進行情境表演。
師:小船家,請問你這船是打算開到什么地方去呀?
小船家:我這船打算開到東吳去.
師:那從這兒到東吳去遠不遠啊?
小船家:可遠了呢!
師:到底有多遠呀?
小船家:差不多一萬里呢。
.小組內表演朗讀第四句。
師小結:前兩句中的黃鸝、白鷺都是在活動的,這是動景。后兩句中的雪山、船都是不動的,我們說這是靜景。動靜結合,真美!難怪大詩人杜甫要寫下這首絕句。
四、指導朗讀,培養(yǎng)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讀這首古詩了嗎?
生:會了。
學生齊讀。
師:感情還是到位了,不過節(jié)奏掌握得不太好。
a、在古詩中標出節(jié)奏讓學生在小組內練讀。
b、分組比賽讀師及時做好反饋。
c、全班齊讀。
師:這樣讀真沒勁。你們剛才在小組內不是分別給每一句配上了自創(chuàng)的動作了嗎?何不就此機會展示一下呢?
d、分組展示表演讀。
e、嘗試背誦。
五、課外延伸,加深理解
啟發(fā)學生給古詩配上一幅畫(也可任選一句你喜歡的詩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