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環境的探究性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課標教材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首小詩。要是在大自然的曠野中迷了路該怎么辦?這首小詩就為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豐富的知識,秀麗的小詩,把我們帶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與拓展實踐中學習課文、拓展課文。[教學準備] 1、自制教學教學軟件,建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習網站。2、學生根據自定的學習目標,可以上網查找需要的資料。[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同學們,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會怎么辦呢?2、要是你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那可怎么辦呢?(學生匯報)3、揭示課題。二、初讀課文,隨機識字。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檢查自學,隨機識字。指名分節讀,在讀中正音,本課的四個生字都是翹舌音,要引導學生讀準字音。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里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作上記號。4、出示指南針,簡單介紹它的作用。5、小組討論:課文中講的“天然的指南針”指的是什么?6、匯報交流,多媒體課件出示天然的指南針。(樹影、北極星、樹葉稠稀、積雪)三、上網查閱,自主學習。1、小組學習,在2-5節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進行學習。(用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問一問的方法)2、教師介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學習網站。3、點擊相關課件,幫助理解,并完成下列報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辦?什么時候觀察什么怎樣辨別白 天 黑 夜 陰 雨 天 下 雪 天 4、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忠實”、“向導”、“稠”、“稀”、“分辨”等字詞。并用課件演示文中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了解為什么能辨別方向的原因。5、如學生在匯報太陽指路這一節時,可以提出早上、傍晚又該怎樣辨別方向?引導學生背兒歌,“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并讓全體同學指一指,說一說,而傍晚則剛好相反。6、小結。我們通過計算機查閱了很多資料,使我們所研究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讓我們懂得了很多新的知識,有了新的收獲。四、復習回顧,指導背誦。1、小組賽讀,老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再次隨機進行朗讀指導。2、指名說說書中介紹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指出這些方法所應用的特殊環境。3、邊看課件演示,邊背誦課文。五、總結全文,拓展練習。1、學生展示背誦課文。2、說說你在課外找到的辨別方向的方法。3、大自然天然的指南針還有很多,上網查看野外辨別方向的資料,并完成下表。 你還有其它辨別方向的方法嗎?1、2、3、總結:當我們有什么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去解決。計算機網絡就是一個好方法,如果你經常這樣去做的話,你將會知道得更多,為了讓其他人也能夠更快地了解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做成網頁或網站進行發布,促進相互間的學習與交流。